从0:27到超越,中美万吨级驱逐舰或巡洋舰对比,中国将翻盘
前言:冷战末期,美苏两国的万吨以上巡洋舰在全球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中苏联以“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和“基洛夫级”巡洋舰为代表,美国则以“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为代表。相较于驱逐舰而言,巡洋舰的吨位更大,火力更强,更适合远海作战和全球部署,其满载排水量一般在吨以上,航程超过海里。其中,“基洛夫级”巡洋舰的满载排水量更是高达2.5万吨,仅次于航空母舰,是当今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导弹巡洋舰,舰上装载超过枚导弹,因此有“武库舰”的称号,同时采用核动力的它,几乎可以无限航行。
光荣级导弹巡洋舰“莫斯科”号
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大部分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和“基洛夫级”巡洋舰,但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直没有实现振兴,导致部分舰艇要么退役,要么拆解,要么封存。“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仅有两艘在役,原有3艘,其中“莫斯科号”于年4月14日在俄乌冲突中爆炸沉没。全部服役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在过去虽然有着不俗的威慑能力和作战能力,但放到今天依然是过时的产物,加上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升级,已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
而“基洛夫级”巡洋舰更是仅有一艘“彼得大帝号”尚未退役,与“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一样,该舰同样服役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排水量高达2.5万吨,采用核动力,有“武库舰”的称号,但放到今天同样已过时的产物,且长期趴窝无法出海巡航,在未来10年内,预计俄罗斯将会退役所有的巡洋舰,在没有新舰补充的情况下,俄罗斯海军在“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和“基洛夫级”巡洋舰退役将不再拥有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上中美将唱主角。
“基洛夫级”巡洋舰
美国巡洋舰的现状和未来
美国海军在巡洋舰上,现役一共拥有2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该级舰艇研制于上世纪70年代末,于年1月22日服役,前后一共建造了27艘(当时中国为0),最后一艘于年7月9日服役,其中前5艘已经退役,现役一共2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最大的突破就是搭载有宙斯盾系统,使其具有极佳的防空战力,可为航空母舰战斗群提供充足的力量抵抗前苏联来自水面、空中、水下兵力的导弹攻击,且该系统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能有效地消除海浪的反射干扰。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武器上,该舰配备有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以混合搭配或发射标准SM-2防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反潜导弹,本世纪起增加ESSM短程防空导弹、SM-3反弹道导弹、战术型战斧巡航导弹等等。即使放到今天,有宙斯盾系统和MK-41垂直发射系统加持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依旧领先世界,加上美国一直在不断进行升级,其状态远比俄罗斯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和“基洛夫级”巡洋舰好得多。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然而,即使“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进行了数次升级,包括武器系统、电子系统和雷达系统等也不再是当初服役的版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舰艇,就算是最后服役的一艘,放到今天也已有28年,平均舰龄超过30年,几乎都快到了退役的年限。落后于时代的设计,岁月洗礼的舰体,在未来海战难以满足美国海军的需求。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按照美军的计划,“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预计每一艘的平均服役年限为35年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已离退役不远,从美国透露的信息来看,整个年预计将有6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退出现役,分别为“圣哈辛托”号、“蒙特利”号、“顺化市”号、“安济奥”号、“维拉湾”号和“皇家港”号,另有6艘预计在年到年间退役,其余部分则会在年前后全部退役。
届时,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加上计划用于取代“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而建造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订单一砍再砍,建造数量从32艘缩减为24艘后,又再缩减至7艘,之后为了腾出预算继续建造新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最终定案只建造3艘“朱姆沃尔特”级新舰,且没有后续再造的计划。原因是“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造价过于高昂,大量超前技术的运用,使得舰艇的整体技术不成熟,战斗力达不到预期。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所以,到年“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全部退役后,美国海军万吨级以上的主战舰艇将仅有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主力以“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为主。“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地位由“阿利伯克”级驱逐舰FlightIII型取代。美国海军认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FlightIII型可透过非舰上及太空中的感应器以满足搜索能力的性能要求,完全能够满足海军的需求,取代“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地位。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中国海军万吨级驱逐舰未来的优势
作为后起之秀,近些年随着中国海军的飞速发展,大批新型舰艇的不断入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中国海军整体水平落后的局面。特别是以型万吨级驱逐舰为代表的水面主战舰艇服役以后,中国海军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海军也由此成为全球为数不多拥有万吨以上驱逐舰的国家。同时,鉴于其万吨以上的吨位及强大火力,美国国防部在其年的白皮书中将型划分为巡洋舰,英国智库“皇家联合三军研究所”撰写的报告中则说,型导弹驱逐舰性能超过美日同类,排水量已经达到或超过巡洋舰的水准。
型驱逐舰
所以,按照过去的标准进行划分,型万吨级驱逐舰已经是巡洋舰的范畴,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巡洋舰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像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45万吨,日本的“爱宕级”和“摩耶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均超过1万吨,还有韩国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1万吨,但这些舰艇全部被称之为“驱逐舰”,我国作为后来者将称之为“驱逐舰”也是情理之中。
首舰南昌舰
现阶段,中国海军已完成8艘型万吨级驱逐舰的建造,其中有5艘已加入海军战斗序列,另有3艘在舾装过程中,预计在年会全部服役。根据外媒的预测,到年中国海军将至少拥有16艘型万吨级驱逐舰。美国海军则在“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全部退役后,万吨以上的主战舰艇将仅剩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中美万吨级以上的主战舰艇届时会形成16:3的对比,中国海军在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上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出来。
遥想上世纪80年代,中美蜜月期期间,中国海军还是多么落后,美国海军已开始服役“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而中国海军还是型驱逐舰,型驱逐舰在当时仅相当于50年代的水准,早期型号没有舰空导弹,防空靠舰炮防空,使得型驱逐舰成为当时唯一一型还靠舰炮防空的驱逐舰,设计落后,船员生活艰苦,动力还是采用落后的蒸汽动力。年11月5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莱昂斯上将率领3艘主战舰艇访问青岛,当他登上型导弹驱逐舰参观后毫不客气地说这样一句话“这是我这辈子见到过保存最好的古董!”简单一句话却直观体现了当时中国海军落后的局面。
型驱逐舰
然而,30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海军的飞速发展,今天的中国海军已不是当年的海军,整体实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D型驱逐舰一次建造25艘,型驱逐舰首批建造8艘,使得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海军,总数达到了50艘(包括1艘B、2艘C、2艘、2艘B、4艘现代级、6艘C),盾舰的数量达到了39艘(6艘C、25艘D和8艘)。
D首舰
特别是型万吨级驱逐舰服役后,差距进一步缩短。在型驱逐舰建造之前,中国海军的主力以D和C为主,D型驱逐舰相较于C虽然在火力,设计和各项作战系统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其满载排水量仅有吨,搭载的垂直发射系统只有64单元。对比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甚至是日本的“金刚级”和“爱宕级”驱逐舰火力上显得不足。
C
为此,中国海军发展以新一代的型导弹驱逐舰,不仅将吨位提升到了1.2万吨,垂直发射单元数量也提升到了单元(相当于一艘D加一艘C),设计上也采用了先进的一体化桅杆设计,采用先进的射频综合集成系统,使得型万吨级驱逐舰舰体更加简洁,具备较强的隐身能力的同时,探测,跟踪,抗干扰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测试的鹰击21
其搭载的多波段雷达,可以对低空,高空,超高空,隐身目标,甚至是低轨道卫星进行精准探测和锁定,引导舰载武器进行攻击。搭载的单元垂直发射系统,也实现了“冷热共架”和“一坑多弹”的融合,可以搭载包括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反潜火箭弹和巡航导弹在内的多型舰载武器。不仅如此,型万吨级驱逐舰在反舰上还有绝对的优势,前不久型万吨级驱逐舰搭载的新型反舰导弹进行测试的画面被公之于众,从公开的画面上来看,新型反舰导弹采用“双锥体”的设计,非常类似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
东风21D发射瞬间,鹰击21的弹头与之相似
为此,评论认为,该导弹就是东风21D的舰载版(鹰击21),其射程在-公里之间,是现主流反舰弹道射程的2-3倍。同时,由于该导弹属于弹道导弹的范畴,不仅射程远,飞行速度更快,突防能力更强,全程进行超音速飞行,末端飞行速度可以达到10马赫以上,全球任何一款舰载防空导弹都难以拦截,突防能力远在采用亚音速与超音速结合的双速制飞行/突防方式的鹰击18之上,这是中国在反舰导弹发展上一个新突破,同时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在驱逐舰上搭载反舰弹道导弹的国家。
结语:
从万吨级驱逐舰或巡洋舰中美的发展上来看,过去美国海军最多时拥有27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当时中国海军为零。但到了年,随着“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退役。中美在万吨级驱逐舰或巡洋舰上将形成了16:3(16艘,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中国海军的优势在万吨级主战舰艇上将逐步突显出来。
新时代的中国海军
当然,由于美国海军驱逐舰规模庞大,即使到了年,的数量上被突显出来,但整体上与美国海军还有较大差距。到年,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总数量将会在90艘左右,而中国海军预估会在60艘左右(B、C、、B、现代级驱逐舰等逐步退役),差距整体上进一步缩小,主力以D和为主,但依旧存在差距。
(潜望者年5月8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