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ldquo瓦良格rdquo

年6月14日,在乌克兰著名的黑海造船厂,老厂长马卡罗夫泪流满面。

此时已经身患重病的马卡罗夫,在位于海边的造船厂疗养院,悲伤地看着“瓦良格”号航母被拖船拖离。

前排戴眼镜的是马卡罗夫,背景是“瓦良格”号

在他眼里,“瓦良格”号就像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这一去恐怕再难相见。

但谁也没有想到,“瓦良格”号竟然花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才抵达目的地---中国的大连。

01未长大的“瓦良格”号

年底,苏联正式在黑海造船厂建造第三代航母中的第二艘,仅仅船体就用了三年时间建造完成。

起初这艘航母被命名为“里加”号。到了年7月,为了纪念在—年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又把它改名为“瓦良格”号。

到了年11月,“瓦良格”已建好68%,它的舰长米,宽70.5米,吃水10.5米,满载排水量吨,共使用4台蒸汽轮机,航速能达到30节左右。

不过在年12月,苏联轰然解体,俄罗斯开走了建好的三代第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还没建好的“瓦良格”号分给了乌克兰。

乌克兰当时没有能力续建,也认为没多大必要保留,就希望俄罗斯出资完成建造。

俄罗斯以为再付剩余的30%就可以,乌克兰却要求俄罗斯付出整个航母的造价,这需要大概20亿美元的高昂费用。

右边为马卡罗夫

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在被问到航母完工还需要什么条件时,有些伤感地回答:“要想完工,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只有一个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

俄乌双方因为价钱问题争论了很长时间,最后不了了之。乌克兰也停建了“瓦良格”号。

年,时任乌克兰总统的库奇马,让黑海造船厂自己处置“瓦良格”号的命运。

于是,黑海造船厂向世界发布了要拍卖“瓦良格”号的消息。

02“瓦良格”花落中国

这次拍卖,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的公司参与,不过靠谱的不多。

年底,乌克兰主动以废船价格向中国推销“瓦良格”号船体,不过为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希望中方最好由私企出面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乌克兰总统库奇马,非常善于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周旋,他左右逢源,让乌克兰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安宁。

库奇马

而库奇马之后的其他乌克兰总统,不管是尤先科,还是亚努科维奇、波罗申科等人,还有现任的泽连斯基,要么是亲俄,要么是亲美,总是把握不好平衡,从而让乌克兰不断地陷入混乱,现在更是掉入了战火的泥坑。

因为来自外界的一些压力,“瓦良格”号的舰载武器装备被拆卸一空。

年4月,徐增平掌控的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战胜韩国和美国的竞拍对手,以万美元的价格拍得“瓦良格”号,对外宣称要把它改造成一个大型的海上旅游设施。

徐增平是青岛人,当过兵,后来在香港成立了创律集团,澳门创律公司是下面的子公司。

为防止“瓦良格”被用于旅游以外的其他用途,徐增平在交易时,还特意签署了不用于军事目的的声明。

据说,后来国内还有其他人参与其中。

03曲折的旅程

一向忌惮中国的美国,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从中阻挠的机会,哪怕“瓦良格”号几乎已经是一个空壳。

果不其然,在“瓦良格”号准备通过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土耳其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他船只正常航行”,拒绝“瓦良格”号通过。

无奈之下,“瓦良格”在黑海漂荡了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原海港。

这期间,创律公司每天都要向拖船公司ITC支付美元,每个月还得向乌克兰港口管理局缴付1.7万美元的停泊费。

此外,创律还为滞纳款的罚息、合同纠纷、欠债等项支付了巨额款项,最后“瓦良格”的成交总成本达到了惊人的一亿美元!

拖船公司ITC的负责人尤普,曾和土耳其方面争论,说把无动力的“瓦良格”号拖过海峡,会比驾驶一艘15万吨油轮穿越海峡更容易,也更安全。

但土耳其的人员不为所动:“要么你让这艘船自身拥有动力,要么你把它拆成碎块运走,不这样就别想通过海峡。”

这根本就是故意刁难,因为之前俄罗斯开走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曾两次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都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整整拖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事情才出现转机。

年7月,土耳其总参谋长凯维芮柯鲁应邀访问北京,取得了圆满成功,回国后建议对“瓦良格”号放行。

年8月,土耳其总理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其海峡。

同时,土耳其也提出中国能开放对土耳其的旅游,争取每年有万人次中国的游客到土耳其,这样可为土耳其创造不菲的外汇。

土耳其这是打算“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吗?

接着,土耳其狮子大开口,向中方提出了多达20项安全条件,主要有以下内容:

需要缴纳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中国官方提供书面保证;必须由国际认可的保险公司作担保;中国安排拖船须由土耳其海洋署及海岸警卫队进行指挥;通行时,有关航行安全、装备、技术及人员调度指挥,均须听从土耳其方面的人员指挥等等。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固然有理,但是土耳其这样做,真的是有失体面。

在当前的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中,土耳其尽管是北约的成员,也早早就宣布了:禁止任何军舰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不管是俄罗斯的,还是北约的。

土耳其这样做,是不想把战火引到自己的国土上,同时也不想得罪俄罗斯这个强大的邻居。

为避免夜长梦多,中国快速行动,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马力的希腊拖船;避免了10亿美元的担保金,但同意给予“国家担保”,负责可能涉及的赔偿问题;在“瓦良格”号上装设了小型雷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无线电通讯设备等航行安全设施。

年11月1日,博斯普鲁斯海峡天气很好,晴朗无风。

上午8时,没有动力的“瓦良格”号进入曲折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有11艘拖船和12艘救难、消防船护航。

此时的黑海两岸,人山人海,很多土耳其民众来观看这难得一见的盛况,土耳其电视台还对此进行了全程直播。

经过10个多小时的缓慢航行,“瓦良格”终于安全驶过长32千米、宽到米、深30到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比较宽广的马尔马拉海。

在2日的早晨,“瓦良格”进入南面的达达尼尔海峡,当天下午进入爱琴海。

但“瓦良格”的命运注定是坎坷不平的。

在3日夜间,突然有强风暴来袭,拖船和“瓦良格”之间的钢缆断裂。“瓦良格”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向希腊的埃维亚岛漂去,差点搁浅。

拖船上的水手们奋力与风暴搏斗了一天时间,终于将拖船和“瓦良格”重新连接,但是一名挪威拖船的水手因为失手,不幸被钢缆砸死。

由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不让通过,“瓦良格”只能穿越地中海,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大西洋,再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于2年2月20日进入中国领海。

2年3月3日是载入史册的一天!正是这一天,“瓦良格”号经过了漫长的旅程,终于抵达大连!

很多人为此激动万分,之前有多少高层都因为没有自己的航母而抱憾终生。

“瓦良格”号的艰难历程,完全可以拍一部探险类型的电影了,不知道国内有哪个导演会对此有兴趣。

虽然瓦良格号性能不算最优异,电子系统和动力装置都被拆除了,也不是国产的,但我们毕竟拥有航空母舰了不是吗?

航母是一个国家实力尤其是海军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要是没有航母,真的有点说不过去。

04“瓦良格”号的重生

刚到大连的“瓦良格”号已经是锈迹斑斑,所有电子系统均已拆除,没有一点动力,似乎是一堆不起眼的废铁。

“瓦良格”号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焕发新的光彩。

9年8月21日,“瓦良格”的舰岛改造作业正式开始。

在“瓦良格”修补后的舰岛上,相继出现了相控阵雷达、桅杆等等。

它的飞行甲板上,采用了新的起倒式护栏。船体的舱室改为全封闭设计,原有的舷窗全部取消,这将有效提升居住性和防御能力。

“瓦良格”号抹去了曾经的浮尘,开始变得闪亮起来。

“瓦良格”号是常规动力,舰载机起飞采用的是传统的12度仰角的滑跃式甲板。

在舰载机出勤频率和舰载机载弹量方面,“瓦良格”号都比不过装备弹射器的大型航母。

此外,“瓦良格”为常规动力中型航母,需要经常补充燃料,续航时间不够长,和核动力的大型航母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尽管如此,“瓦良格”号还是让人喜爱,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之后,重生的“瓦良格”号改名为“辽宁”号,这是我国的第一艘航母!

型航母即将亮相

虽然瓦良格号航母技术水平不算很强,但它的到来以及相应的设计图纸,让我海军开始接触航母的设计和制造,这大大加速了航母的国产化。

A型航母“山东”号,是我们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也采用的常规动力。

而备受期待的型航母,也即将下水!

型航母虽然采用的仍然是常规动力,但是跳过了蒸汽弹射,直接采用了更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

这在航母技术上是一个明显的突破。

这样中国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电磁弹射的国家!

弹射起飞相比滑跃起飞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增加舰载机的数量和起飞载重,预警机、运输机等大型飞机更容易起飞等等。

随着我国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稳扎稳打,相信以后核动力的航母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而这些突破,都离不开当年“瓦良格”号航母的引进。是它,让我们有了从0到1的根本变化。

当年中国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但现在看来非常值得。

那些为了引进“瓦良格”号而努力过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敬重。

所以,我们和乌克兰虽然近些年的关系变差,但双方曾经的关系也是相当不错的。

并且当年在乌克兰经济陷入困境后,有很多乌克兰的科技人员来到中国工作生活。

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中国一直呼吁双方通过谈判的方式取得和平,还分几次支援了乌克兰大量的人道主义物资。

毕竟,这场俄乌冲突,对于双方都是一种伤害。还是希望战火能早日平息。

马卡罗夫故居

也许当年的马卡罗夫,在难过不舍之余还会有几分欣慰。

他说的“‘瓦良格’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来完成”,的确如此。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瓦良格”号》---熊崧策,《国家人文历史》

《“瓦良格”号的传奇往事》---李晨,《国防科技工业》

风翼说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erzibiganga.com/lshg/8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