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争中,日本陆军第8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所带领的部队,被美军击退后,逃离到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
面对美军的重重封锁,今村均带领十万士兵来到荒芜的岛屿。
在美军严密的封锁下,今村均无法向外求援。日子一天天过去,今村均部队所剩下的粮食已经不能解决战士们的需求。
情急之下,今村均带领着十万部队士兵,在荒芜的空地垦荒。
在今村均的带领下,十万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枪支,开始开垦荒地、耕种农田......
最后,他们逃离了美军的封锁和围攻,成功地生存下来,并在这个荒芜的岛屿过上了平静的生活。直到日军战败,在投降仪式上,同盟国部队(盟军)才发现了这个“早已消失的部队”仍然存活于世......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又称瓜岛战役),是同盟国部队(盟军)在太平洋反击的开始,也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转为劣势的开始。
日军在中途岛战役惨败后,丢失了在大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实力削弱的日军开始转换策略,他们试图在瓜岛修建机场,派遣航兵队伍掩护对莫尔兹比港的攻击,随后再逐步推进,逼退澳大利亚,夺回战略的主导权。
与此同时,在中途岛战役中取得胜利的美军依然十分被动,在战役紧急的情况下,美军的陆军与海军在策略上产生了分歧,双方都不肯妥协,拉长了向日军进攻的时间。
罗斯福总统协调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陆军海军分成两个阶段,分别向日军进攻。
随后,美军成立了南太平洋部队,以小型登陆的方式前往日军所在的瓜岛,进行伏击。
美军侦察部队在岛屿附近侦察到,日军正在修建机场。美军意识到,日军的机场修建完成后,必然会威胁到美军与澳大利亚的海上线路,扭转当前的局势。
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美军决定直接进攻日军的核心基地。于是,美军在没有充分的战略准备下,直接向处于瓜岛的日军展开了强烈攻击。
进攻期间,美军指挥官在战役中受到重伤,参战的士兵也伤亡惨重,美军在日军密集的火力下寸步难行,无法召唤飞机向外请求支援。
直到几小时之后,美军的后续部队才到达岛屿,将81毫米的迫击炮弹冲向日军,同时成功召唤飞机求援。
美军在空军部队的支援下,火力大增,逐步向日军推进。爆破小组将日军的火力冲向山顶,然后向躲避在瓜岛山洞的日军扔向炸药,一举歼灭。
最终,瓜岛上的日军“寡不敌众”,也没有进行强力的防御,丢失了即将建设完成的机场。
丢失机场后,气急败坏的日军再次展开对美军的进攻,但都失败而归。在战役失败后,日军下定决心与美军进行“生死决战”。
年,10月24日,日军向美军发起全面进攻。
但在美军枪支弹药的攻击下,日军惨败而归。
日本陆军第8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为了留下生机向外方求援,带领部队逃到了瓜岛的村落,等待外面部队的支援....
就这样,日本陆军第8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和手下10万士兵,逃离到了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尽量避免外围美军的注意。
随着南太平洋雨季的到来,瓜岛日军士兵的粮食运输被彻底断送。情急之下,日本陆军第8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领部队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开垦荒地,耕种农田,自立自足。
过上了“荒野求生”的生活。
对此,今村均似乎早有预料。防患于未然的他,在美国海军、陆军携带大量枪炮来到岛屿驻扎营地的时候,就料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而今村均防患于未然的性格,与他幼时的经历相关。
今村均,年出生于宫城县仙台区。
幼时的今村均体弱多病,9岁时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生理,时不时就尿床。到了中学时期,今村均每天都会在课堂打瞌睡,即便前一天晚上睡得非常早,到了第二天他依然是像没睡醒一样。
显然,今村均与其他同龄人相比,身体和心理上有许多缺陷。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心,可在寻找多名医生后,依然没有找到根治的办法。
于是,今村均的母亲在一位医生的建议下,将今村均送到另一所学校读书。到了这时,今村均的“聪明”才开始显现出来。比如,他对数字极为敏感,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可以算出复杂的账本,比同龄年段的孩子都聪明。
此时已经懂事的今村均,知道了自己有天生的生理缺陷,对此,他很想改变。他经常连续观察自己犯困的时间点,找寻自己犯困的规律。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下,他解决了自己经常犯困的问题。
年,今村均在观看青山陆兵场的阅兵仪式后,爱上了军事学习。原本要学习经济知识的他,不顾父母反对选择了陆军士官学校。
在陆军士官学校,今村均学习到了许多军事战略。其中,让他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作为一名军人,要有时刻备战的准备。同时要有居安思危和强烈的防患、抵御意识。
多年之后,今村均在战场上始终秉持着“危患意识”。
在瓜岛战役的战场中,今村均也是如此。在与美国多次交锋之后,他深切地知道,与美军比,日军军事实力薄弱、武器落后。而他所带领的部队人数庞大,足足有十万多名士兵。如果战役失败,被敌人困在岛屿,那么部队首先面临的就是战士们的温饱问题。
显然易见,今村均的猜想是正确的。
在与美军持续长达两年的交战中,今村均的部队不仅物资匮乏,就连战士们的斗志都大大减少了。这时候,如果想突出敌军的包围,简直是“痴人说梦”。
于是,今村均带领部队来到瓜岛所处的拉包尔地区,与美军进行长期的持久对抗。
对抗期间,美军在岛屿外面不断地截获着今村均部队的粮食援助。在美军看来,日军在没有食物的支撑下,日军部队里的10万人员必定会自伤残杀。然后他们便可以在岛屿外面“坐收渔翁之利”,不战而胜。
然而,岛屿外的美军怎么也没有想到,围困在拉贝尔地区的日军士兵不仅在荒野中存活了下来,还建立了小型兵工厂,并利用他们留下的武器残骸研发了枪支弹药.......
年初,作为部队司令官的今村均,放下身份、以身作则,向当地的土著“拜师学艺”,亲自带领部队下地垦荒、开辟田地。
今村均将十万士兵以小组的形式,耕种不同的粮食。
因为学习时间短,今村均只学到了锄地等农活方式,并不了解拉包尔地区的水土,再加上士兵们也没有种植经验,因此第一次种植稻米的时候,因为地区的水土问题种植失败。
但今村均并没有放弃,紧接着,他开始带领士兵种植红薯和玉米。
可谁知,种植期间虫灾爆发,大量的红薯被虫子糟蹋,原本大有收获的玉米也被天上的鸟给破坏了,士兵们辛苦的耕耘丝毫没有得到收获。
这让士兵们的士气再次受到打击。
今村均在思索过后,没有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于是他再次来到当地的居民区,观看当地百姓的耕耘方式。结果惊讶地发现,发现百姓们种植的同样是木薯,却没有遭到鸟虫的破坏。
这让今村均很是好奇,于是他来到庄稼旁边仔细观察,并开口向当地居民询问种植木薯的方法。在当地土著的热心回复下,今村均得知了拉包尔的水土情况,了解到木薯的种植方法,还学会了从木薯中提取淀粉的方法。
今村均欢喜地回到部队,带领部队按照居民传授的方式种植木薯,还种植了一些适合当地水土的蔬菜。
但是,仅仅只有木薯和蔬菜是不够的,部队的战士们还想要吃一些肉类。于是,部队中的士兵将目光放在了当地百姓所养的肉禽身上。
一日,几个士兵没有告知今村均,就直接来到居民的住房拿走了鸡禽,并在偏僻的地方进行食用。几日后,居民怒气冲冲来到今村均所在的营地,嚷嚷着几个士兵偷鸡的事情。
今村均知道后十分生气。自他们来到拉包尔之后,便与居民协商过,只要居民不向外透漏一点风声,便不会做出伤害居民的事情。一直以来,双方都按照不同的划分区域进行生活,从来不会逾越彼此的区域。如今,这几位士兵,破坏了双方的约定,让居民们非常生气。
今村均知道,如果他今日不严加处理这件事情,那么双方之间的约定便会就此破裂。
思考过后,今村均二话不说就将几位士兵带到了居民面前,当着居民的面惩戒士兵。
一开始,今村均想要将几位士兵直接枪决,以儆效尤。但枪击的声音必然会引起岛屿外美军的注意。如果美军寻着枪声找到部队所在的拉包尔地区,那么这段时间的努力,便功亏一篑。因此,今村均只是当众惩戒那几名士兵一番,并未要他们的命。
在惩戒过后,今村均将几位士兵派遣到军民所在的地区,让他们帮助居民耕种,同时喂养家中的肉禽,当作是对居民的赔偿。
这件事情过后,今村均在部队上添加了新的军纪:禁止士兵前往居民区,如若触犯,必定严惩。
最终,在今村均与战士们的努力下,十万士兵的粮食问题终于解决了。在今村均的组织下,士兵们每天都会得到定量的食物,克的小米、的木薯、克的蔬菜等等。
之后的日子里,士兵们还会悠闲地进行钓鱼,解决荤素搭配问题,士兵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曾经的荒芜的岛屿也多了一个具有烟火气息的村落。
一日,今村均来到瓜岛附近,巡视周围动向。
巡视途中,今村均发现了之前与美军作战时留下的枪支武器,虽然这些武器已经损坏,但还是可以改造,加以利用。于是他便将这些损坏的武器带到了拉贝尔,决定将这些武器“废物利用”。
在今村均的组织下,曾经接触过兵器冶炼的战士们聚集到一起,开始商讨这些废弃武器的改造。同时,今村均还安排了一些战士去兴建兵工厂,发展军事势力,研究武器弹药,准备重振旗帜,化危机为转机。
在部队士兵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在拉贝尔地区建立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兵器研究所。
而今村均手下的部队,也由开始10万人逐渐增加到14万人。
今村均为了避免美军发现,命令部下在新不列颠岛附近挖掘底下通道。平日白天里,日军都在地道下面活动,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再“倾巢而出”来到地面,继续兴建兵工厂。
就这样,在生死之间选择了“苟且偷生”的他们,逃过了美军的搜捕。
美军在几次搜捕后,依然没有看见日军部队的踪迹,便认为日军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横尸荒野”了。于是便离开了对今村均部队的围攻,转到了与日军的其他战场。
其他的日军部队与今村均的部队不同,他们有的依然与美军进行着强烈的战斗,有的在没有粮食供给的情况下自相残杀。其中,硫磺岛上的日军长官,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心如死灰,带领士兵们为国殉葬。
今村均已经料想到外面的情况,日军可能已经战败,已经投降。但他还是不愿意去相信,他的内心还有一丝希望,那就是他内心深处的“军国主义”,这份信念在他心中不断的呼喊,支撑他走到了战争结束。
或许就是因为信念,让今村均带领部队存活了下来,在荒野的岛屿绝地逢生,化危机为转机。在兵工厂建立完成后,今村均开始寻求与与外面的联系。但拉贝尔地区太过荒凉,他根本无法通过无线电台向外传输信号。
直到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的消息传到了今村均所在的地区。
今村均在犹豫过后,以第八方面军司令官的身份向澳大利亚军宣布投降。他按照投降协议,舍弃了了拉贝尔地区的农耕与兵工厂。
今村均回到国内时,日本早已是一片狼藉,堪比之前荒无的拉贝尔地区。
昔日围攻今村均的盟军听到今村均的投降后,极为震撼,甚至对今村均的存活感到怀疑,在他们的记忆里,这支部队应该早已经消失了。直到今村均出现在投降仪式上,他们才确信这支部队,在荒芜的岛屿存活了下来。
今村均在投降仪式上,向昔日战友们讲述了他荒野求生的经过,但无人相信。
当澳大利亚军司令官向询问今村均:“你们部队还有多少人?”
今村均得意地说:“加上周围岛屿,日本帝国陆海军军人军属共有14万余人。”
澳大利亚人听后,笑着说:“胡说八道。”
今村均没有在回复他,只是说了一句:“我们在岛屿上再坚持十年,都没有问题。”
今村均作为当时战役的将领,日本陆军的大将,确实有着很大的才能。对于他自身国家而言,他确实是贡献很大。今村均带领十万多人的部队,在拉贝尔地区荒野求生,开垦耕种,建立兵工厂的事件,着实令人佩服。
年,今村均升为日本陆军大将。
抗战胜利后,今村均被判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甲级战犯。
年,今村均被判囚禁10年,在进入印尼爪哇后,转入东京巢鸭监狱。
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今村均作为日本少将,不断地派遣军人中的骨干分子,支持日军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决定。
年,晋升为中将的今村均任职为第五师团长,在日军组织的命令下,他率领兵队参加鲁北大“扫荡”。率领部队肆意杀害无辜百姓,所杀害的百姓难以计数。
在进攻江苏涟水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时候,他任意向当地的无辜百姓施放毒气,大量残杀中国士兵。在战争结束后,他们为了隐藏罪行,并没有完全销毁战争中的毒气,而是顺手将大量残余的毒气隐藏在了战场地下。
埋藏在地下的毒气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销毁,它们只会在某个时刻突然的喷发,伤害到周围的居民。
我们无法知道,日寇是如何使用残忍的手段杀害我们的同胞,但我们不能忘记。
历史不是用来回忆的,是用来铭记的!尤其是这段历史,更应该被我们国人深深铭记。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所谓的“荒野求生”,不过是今村均在带领部队“休养生息”。在美军“掉以轻心”,疏散防备的时候,他们加强建设,然后给盟军来个措手不及,一举攻破,化危机为转机。
只是,今村均的想法和策略还未等到实施的时候,日军其他部队已经将这场战役划上了句号。
当今村均得知本国投降的时候,内心必然是心有不甘的。他无法提前向岛屿外面的部队,告知他的计划。或许,如果今村均能够提前执行他的策略,这场战役或许会有一丝转机。但我相信,这场战役的结果还是不会改变。正义始终是胜利者,而侵略者必将是失败者,在历史上,侵略者也只会留下脏污的痕迹。
那么对于“日本大将今村均,带领十万士兵种地垦荒,逃过搜捕后成功存活”的故事,你们读完后有什么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