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急于宣布巴布亚战役结束再有半

北京皮肤病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6508755.html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作为“老大哥”自然希望在战斗创造更大的辉煌,但在中途岛战役中,海军扬名立威,在瓜岛战役中,海军陆战队一战成名。那么,美国陆军在太平洋战场的 个胜仗在哪里呢?这就是 的巴布亚半岛战役。

不过,与瓜岛美军阵亡人相比,巴布亚的美军阵亡人可谓是代价极高,只能算作是“惨胜”。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官, 总能抓住任何机会去宣扬战果,甚至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吹嘘、提前庆祝胜利,而且乐此不疲。

巴布亚半岛战役

日军攻到眼前,被其美名曰“敌人进入圈套”。

从菲律宾“狼狈”撤往澳大利亚的 ,一心想反攻“拾回脸面”,否则其辉煌的一生将留下一笔浓重的耻辱。于是,他提出将战线推进公里,将莫尔兹比港打造为反攻基地,既粉碎日军威胁澳大利亚的企图,又能尽快地打回菲律宾。

然而,按照华盛顿“先欧后亚”战略,盟军全力支持欧洲战场,在太平洋战场采取守势。换而言之, 将不会获得太多的部队和装备,再加上其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可以说既没得到太平洋战区司令的职位,又无施展身脚的实力。

可不是一个“本分”的人,就像一名很会抢占“C位”的演员一样,总会将公众的眼球吸引到他的身上。当然,凭借扎实的军事素养,他很快判定莫尔兹比港将是双方争夺的焦点,随后就有了珊瑚海海战,打消了日军从海上攻占的企图。

华盛顿方面也开始按照他的计划,提供兵员和物资。显然,日军的动作比美军快,就在 加强莫尔兹比港防御的同时,巴布亚战役开始了。凶悍的日军南海支队一路追打, 指挥的美、澳联军毫无还手之力,莫尔兹比港岌岌可危。

与手下

美、澳联军一路败退,让人们开始质疑 的指挥能力,但他“人倒势不倒”地向外界宣称:“敌人进入了圈套”。果不其然,日军南海支队距离莫尔兹比港仅有50公里停止了脚步,继而不战而退。难道,日军真的是怕掉进圈套而撤退的吗?

实际上, 只判断对了一半。这就是日军在恶劣条件下近一个月的征战中,早就弹尽粮绝,已是“强弩之末”。而美军攻占瓜岛,日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放弃了近在咫尺的莫尔兹比港。虽然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但好歹圆了自己的吹嘘。

不过, 抓住机会,开始全线反攻。

日军的突然撤退,让 看到了扭转战局的机会,他命令澳军追击。现在,该轮到盟军尝试一下“科科达小径”的厉害了,在闷热潮湿、蚊虫肆虐的热带雨林,尽管澳军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力,但疟疾带来的非战斗减员,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经过两个月的苦战,澳军占领了科科达,并且将日军赶过了库姆西河,但部队十分疲惫,不得不转入休整。 并没有停歇的意思,他一面继续向国内要部队和物资,一面命令刚到的美军第32师继续进攻。那么,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巴布亚半岛战役示意图

首先,高高在上的 本来就对澳大利亚军队存在偏见,更何况是一支近乎民兵组织的部队,他更希望装备优良、训练有素的美国陆军前来作战,并最终获得巴布亚战役的荣誉。其实,这样的“小伎俩”是可以理解的,谁都想获得荣誉。

其次,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区,美国陆军除了不断地失败、撤退,根本没有“老大哥”的样子;而海军尽管有“珍珠港事件”的耻辱,但很快因“中途岛海战”一雪前耻,占尽了风头,就连海军陆战队也因瓜岛一战而成名。

澳大利亚军队

更重要的是,哈尔西接任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后,瓜岛战局越来越向有利于美军的一方倾斜,这让 心急如焚。在他看来,瓜岛战役结束前没能打赢巴布亚战役,说明他连哈尔西都竞争不过,何谈与尼米兹争夺太平洋战场的总指挥权。

他寄希望新到的美军打出超过澳军的实力,尽快结束战役。但不争气的美国大兵表现得差强人意,不仅始终突破不了日军的防线,反而损失惨重。澳军的讽刺挖苦,让 对“澳洲高层看他的笑话”火冒三丈,他决定更换美军指挥官。

哈尔西

为了抢功,居然提前庆祝胜利。

新上任的美军第1军指挥官艾克尔伯格,一面宣布“医院不再收容炮弹综合症的官兵”,一面不断改善后勤补给。随着更多的增援部队和装备陆续到达,战况向有利于盟军的方向发展。日军尽管顽强抵抗,但在美、澳联军的打压下不断撤退。

然而,美、澳联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澳军第7师近一个月的战斗就减员多人,仅剩多人可用;美军第32师团,投入的人只剩人还有战斗力。艾克尔伯格与澳军将领商定,必须等坦克和援军到达后,再发起进攻。

艾克尔伯格

眼看年元旦快到了, 坐不住了。自日军进攻菲律宾,他带着部队不断撤退,后来独自撤往澳大利亚,一样被日军追着打,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如今形势有利于己,他太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了,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随着大量火炮和有生力量支援巴布亚,新一轮攻击开始了。尤其是坦克的出现,彻底摧毁了日军的斗志;而艾克尔伯格更是以中将身份,亲自到前线指挥营、连进攻,推进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将残余的日军,压缩在布纳村西部萨纳南达的狭小区域。

右一为艾克尔伯格与

1月2日这一天,盟军突破布纳村的消息传来,急于表功的 未等战斗结束,就向华盛顿发去了捷报:“布纳已被攻克!我军于今晨10时占领该地”。其实,扫尾战斗直到17日才真正结束,比他宣告胜利的时间晚了整整半个月。

善于炒作的 没等战役结束,从前线返回大后方布里斯班,在飞机上起草 公告。飞机刚停稳就被数以百计的记者团团围住,他跟记者们谈笑风生,对所有提问来者不拒。“巴丹阵亡的将士可以安息了”这句话,成了报纸的头版头条。

在发表公告

巴布亚战役胜利结束的公告比瓜岛战役早了半个月,这让他不仅如愿以偿地抢在了哈尔西的前头,而且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美国人的英雄”,久违的鲜花和掌声将他近10个月的晦气一扫而光,神气活现、趾高气扬的 又回归了。

尽管 的做法多少有些过分,但光干活不宣传自己,没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erzibiganga.com/jtqk/9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