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发单元数量不足,中国航母编队如何抹平劣

现代军舰往往十分重视区域防空作战能力,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逐步形成了驱逐舰和巡洋舰以防空导弹为主,鱼叉反舰导弹为辅的导弹装载模式。阿利伯克IIA型导弹驱逐舰,几乎不具有反舰能力,舰队一切反舰作战均由携带AGM-84捕鲸叉反舰导弹的F/A-18战斗机承担,至于阿利伯克与提康德罗加级基本只会被用于舰队区域防空任务。我军多年来“摸着鹰酱过河”,自然也沿袭了美国海军的一贯作战方式。

目前来看,我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编制与美国基本一致,一艘航母、一艘与2-3艘D型导弹驱逐舰以及若干A远洋护卫舰组成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就在今年,中国海军对外官宣了上搭载的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具有“一坑四弹”能力。那么,国产一坑四弹究竟意义何在呢?

如果中美航空母舰战斗群都按照4艘导弹驱逐舰来计算,那中国航空母舰在防空作战方面便陷入了绝对劣势。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全“伯克”护航编组拥有具垂发单元,一艘“提康”三艘“伯克”的垂发数量可达个,也就是最多可以装载枚标准-6/3型防空导弹。

反观中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即便护航舰艇全部为D驱逐舰,垂发单元的数量也只有个,也就是说最多只能装载枚海红旗-9防空导弹,同美国海军相比要少很多。中国航母战斗群在同等战舰数量情况下要比美国海军少一艘万吨级导弹驱逐舰,更何况美国海军还有舰载机数量方面的优势。

虽然这个数字对比不是很准确,毕竟舰艇垂发不可能全部搭载防空导弹,有些垂发单元受限于深度,也不能搭载大型导弹,但从导弹数量粗略算来,一支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确实堪比辽宁号与山东号组成的双航母编队。

垂直发射单元数量方面的不足意味着只有扩大航母编队规模才能够抹平这一劣势,而所谓“一坑四弹”技术恰恰正是增加单舰弹药携带量的最佳方法。

美国海军早就实现了“一坑四弹”能力,美国军舰垂发系统基本都采取标准-6与RIM-7海麻雀导弹混合装载的方式。在进行中远程区域反导作战的时候,美国海军会选择射程较远的标准-6来执行拦截任务。等到对手导弹逼近军舰50千米左右时,便使用RIM-7来进行拦截。

不过,RIM-7虽然属于近程反导弹药,但由于当前各类反舰导弹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使得RIM-7的反导窗口远远低于标准-6,在对手导弹进入射程到击中舰体的时间内最多能实施2-3轮拦截。

在50千米左右的距离上,标准-6与RIM-7相比并没有太过突出的优势,反而是RIM-7可以尽可能多的携带。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海军自然会尽可能多的节省空间,对于我国海军来说也是一样。只要在作战定位上对标“标准-6”的“海红旗-10”与对标RIM-7的DK-10舰对空导弹合理搭配,才可以成倍提高抗饱和打击能力,同时尽可能地缓解我国航母战斗群弹药不足的问题。

据悉,在执行对海攻击任务时,美国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极限出动48架F/A-18大黄蜂战斗机,每架可以携带4枚反舰导弹。如果按照全部携带海红旗-9的装填方式,那么我国的航母战斗群最多只能抵御2轮导弹袭击。

如果是海红旗-10与DK-10同时携带,便有可能将抵御导弹波数增加到3-4波左右,基本能够消耗掉美国航母战斗群携带的绝大多数反舰导弹。对于“龟壳式”的航母战斗群来说,能够将对手的反舰导弹消耗干净就是胜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erzibiganga.com/ddts/4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