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矿产及投资环境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概况、区域地质、矿产资源、矿产勘查、矿业开发及投资环境等内容。全书共分八章。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系统收集和广泛整理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矿产和勘查资料,结合实地路线地质调查、典型矿床考察和综合研究,描述了具代表性的12个典型矿床,编制了区域地质矿产系列图件、建立地质矿产地数据库,总结了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初步评估了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及投资环境,并对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

本书可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地勘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阅读与参考。

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居世界前列。尤其是铜、金、镍、钴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投资潜力非常大,矿业投资总成本较低。该国矿产资源与我国矿产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铜和金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矿产资源。铜金矿床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产出于中央碰撞造山带和岛弧带上。铜金矿床大多规模巨大,埋藏较浅,易于勘探和露天开采。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和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其次为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与铜金矿床有关的岩浆岩大多为钙碱性火山岩和浅成侵入岩,少数为富钾碱性火山岩(橄榄玄粗岩)或侵入岩。铜金矿床一般蚀变带发育且分带性明显。铜金矿床的主要矿物成分简单,较易回收利用。

由于巴布亚新几内亚超镁铁质岩石发育(集中于新几内亚逆冲带和巴布亚超镁铁质岩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易于形成红土型镍钴矿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镍钴资源颇具优势,例如著名的瑞木(Ramu)镍钴矿床和沃沃加普(WowoGap)镍钴矿勘查区。红土型镍钴矿较易勘查和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业界的重视,由中冶集团(MCC)投资开发的瑞木(Ramu)镍钴项目已于年正式投产。

中国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于年建交,年7月签署了政府间贸易协定,为经贸合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巴布亚新几内亚外汇政策和财税政策宽松,但在基础设施、土地权属、劳工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目前已有中冶集团和紫金矿业先后进入巴布亚新几内亚开发矿业并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对其他中国企业在该国的投资开发金属矿业具有参考价值。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境外地质室以中国地质调查局拉丁美洲大洋洲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为平台,主要承担了拉丁美洲、大洋洲境外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规划工作;承担拉丁美洲、大洋洲区域数据中心的更新、维护工作;推广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承担拉丁美洲、大洋洲境外地质调查成果集成、社会化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地学人才培养工作。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境外地质室自年开始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局(MRA)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合作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境外地质室研究团队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现有的地质矿产勘查资料,结合实地路线地质调查、典型矿床考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以及综合研究,编写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矿产及投资环境》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概况,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产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了矿产勘查、矿业开发及投资环境的现状;初步评估了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并对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矿产及投资环境》是拉丁美洲大洋洲地区系列国别报告的成果之一。本专著的出版,是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境外地质调查工作由粗放型向精准型服务转变的客观要求,为中资企业地勘单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从事矿产开发提供较翔实的技术支撑及信息服务,也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我相信,随着大洋洲拉丁美洲重要国别的地质、矿产及投资环境研究的开展,重要成矿带的基础地质、成矿规律和编图的深入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必将对解决环太平洋地区岩浆-成矿作用等重大地质科学问题做出更多的贡献。

前言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火圈”(即火成活动强烈之圈)西南隅。从大地构造上看,其处于印澳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斜向和快速会聚边界带中,因此,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地台、碰撞造山带、外来地体、俯冲带、岛弧和海底扩张中心等。

铜和金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矿产资源。据初步统计,巴布亚新几内亚铜资源/储量万吨(9个矿床)、金吨(22个矿床)。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产出于碰撞造山带和岛弧上,其次产出于现代海底扩张中心。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镍钴资源也颇具优势,例如著名的瑞木和沃沃加普红土型镍钴矿床。红土型镍钴矿较易勘查和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业界的重视,由中冶集团投资开发的瑞木镍钴项目已于年正式投产,生产镍钴氢氧化物产品。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寻求全球资源配置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地勘矿业“走出去”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而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大洋洲地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地区,也是我国实施地勘矿业“走出去”战略最重要的优先地区之一。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矿产及投资环境》获得了“大洋洲地区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分析”项目(项目编码:D)、“西南太平洋重要矿床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研究”项目(项目编码:01),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大洋洲和南美洲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项目编码:DD0110)等的支持。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大洋洲项目组自从年7月踏入巴布亚新几内亚这片热土至今,先后在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以及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等单位参与下,经30多位研究人员,历时6年多的艰苦努力,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系统收集和广泛整理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矿产和勘查资料,结合实地路线地质调查、典型矿床考察和综合研究,描述了具代表性的12个典型矿床,编制了区域地质矿产系列图件、建立地质矿产地数据库,总结了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初步评估了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及投资环境,并对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

本专著系统介绍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概况、区域地质、矿产资源、矿产勘查、矿业开发及投资环境等内容。全书共分八章,主要编写者为姚仲友、赵宇浩、王天刚、朱意萍、赵晓丹、陈刚、宋学信、梁胜跃。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前言、第八章由姚仲友执笔;第一章由姚仲友、王天刚、赵宇浩执笔;第二章由姚仲友、王天刚、朱意萍、赵晓丹、赵宇浩、宋学信执笔;第三章由姚仲友、王天刚、朱意萍、赵晓丹、赵宇浩、宋学信执笔;第四章由姚仲友、赵宇浩、朱意萍、赵晓丹、宋学信执笔;第五章由王天刚、姚仲友、赵宇浩、宋学信执笔;第六章由赵宇浩、姚仲友、王天刚、梁胜跃、陈刚执笔;第七章由姚仲友、陈刚、赵宇浩、梁胜跃执笔。全书由姚仲友、赵宇浩统编、定稿。

专著各章节初稿完成后由芮行健研究员、陆志刚研究员等专家进行审阅和修改。全书图件由朱意萍、赵宇浩、李汉武等清绘。参加出国考察的还有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李文光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陈秀法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祁超工程师,以及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沈莽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洁高级工程师、徐鸣工程师等。中国地质调查局李金发副局长,科技外事部朱立新主任、马永正巡视员,境外地质处刘大文处长,国际合作处舒思齐处长、杨添天副巡视员,“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工程”(—)首席科学家王宗起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李基宏主任、张训华书记、邢光福总工程师,科技处(项目管理处)程光华处长等给予许多具体指导;感谢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馆经商处刘林林参赞、马良仁、夏谦秘书等,他们都十分关心此项工作;同时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局时任地调部长列昂纳德·柯兰菲尔德(LeonardCranfield)、时任局长菲利普·萨玛尔(PhilipSamar)、现任局长内森·莫苏苏(NathanMosusu)等,在笔者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地质调查及典型矿床野外考察过程中给予的热情而周到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我们对资料收集和综合整理不够,研究水平有限,专著中难免存在错漏或偏颇,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交通运

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与中国-巴新关系

第三节地质工作程度及矿业管理机构

第四节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在巴新的地质调查工作回

第二章区域地质

第一节大地构造格局

第二节区域地层及构造层

第三节侵入岩

第四节火山作用及火山岩

第五节地质构造单元

第六节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演化史

第七节灾害地质

第八节旅游地质

第三章金属矿床综述

第一节金属矿床类型

第二节成矿区划

第三节铜金矿床成矿时代

第四节铜金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

第五节其他金属矿床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重要铜金矿床实例

第一节奥克泰迪铜金矿床

第二节弗里达河铜金矿床

第三节潘古纳铜金矿

第四节戈尔普-瓦菲铜金矿床

第五节波尔盖拉金矿床

第六节利希尔岛拉多拉木金矿床

第七节海登山谷金银矿床

第八节托鲁库马金银矿床

第九节辛柏里金矿床

第十节索尔瓦拉1号铜多金属矿床

第十一节伍德拉克岛金矿床

第十二节莱卡卡姆砂金矿床

第五章能源矿产

第一节煤炭

第二节石油天然气

第三节地热能

第六章金属矿产多样性、成矿系列和找矿靶区优选

第一节金属矿产多样性

第二节成矿系列简述

第三节找矿靶区优选

第七章矿产勘查开发

第一节矿权登记情况

第二节矿业开发概况

第三节矿业开发政策

第四节优惠政策

第八章认识和建议

第一节矿业投资有利条件

第二节矿业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图版

责编信息

责任编辑:田野

责任校对:王洪强

字数:千字

版次:年12月北京第1版

印次: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审图号:GS()号

定价:98

书号:ISBN-7---4

地质出版社

传播自然资源知识

-

长按扫码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erzibiganga.com/lshg/7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