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列克斯夫人

锚在四海(十一)

李翀

再会,列克斯夫人

海军封上的“CV-2”“U.S.SLexington”号

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着论文,让我觉得人生实在无趣。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把一堆参考书丢在一边,缓步走到了军事文学专柜,一下子就被一本书给吸引住了。《TheU.S.SLexingtonandTheCoralSeaBattle》,翻译成中文就是《“列克星敦号”与珊瑚海海战》。看了简介才知道,作者StanleyJohnston(斯坦利·约翰斯顿)年正在“列克星敦”号上服役,目睹了年珊瑚海海战的全过程,亲身经历了“列克星敦”号被击沉并侥幸生还。这就是一本二战亲历者回忆录,书不厚,文字很平实,能让我有兴趣快速看下去。

等我一口气读了2章之后,抬起头来,对面一个大胡子老头看着我“嘿嘿”一笑。哦,我亲爱的Terry教授,他可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的后代,课后我们经常会在一起交流大家都感兴趣的唐史。Terry问我是不是对这段历史有兴趣,我说当然了,他就约我周末上他家坐坐,再一起聊聊。

图1

周六的下午,我如约而至,Terry的家在多伦多最繁华的BayStreet附近,那里聚集着一大批在加拿大定居的英国人。Terry是个寡居的老头,“打光棍”的原因是要照顾已经90多岁的妈妈。一个典型的英式下午茶,品尝了可口的点心之后,Terry拿出了一大本相册和一个纸盒子,相册里插着很多关于二战的明信片,而盒子里都是他父亲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时搜集的很多关于海军的集邮品。从这其中,Terry拿出了一叠“列克星敦”号的海军封与我一起赏鉴起来,也和我一起说着他知道的“列克星敦”号的故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列克星敦”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崇高,所以在美国海军中,从年到年,“列克星敦”这个名字伴随着美国海军成长,壮大,先后有5艘军舰被称为“列克星敦”,但本文重点要说的是第四艘“列克星敦”,也就是美国海军第二艘航空母舰——“CV-2Lexington”号。

图2

年4月19日,就在“列克星敦”,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打响了,历经8年战争,英国在这片土地上的殖民统治宣告失败。战争结束后,美国人将“列克星敦”视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赞誉这里是美国自由的摇篮,在镇的中心树立了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头像。碑下刻着的那段铭文可是鼎鼎有名:“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之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图1是“列克星敦的枪声”周年纪念封,封图上的那个民兵就来自独立战争纪念碑。图2是“列克星敦的枪声”周年纪念封,封图上的那个民兵形象大概就是当年为美国独立自由而战的民兵战士吧。

图3

花了这么多多笔墨说了这么多渊源,我们自然还是要聚焦到“CV-2Lexington”号。年,美国海军设计了全新的大型战列巡洋舰,首舰和2号舰被分别命名为“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因此被称为“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计划建造6艘。年1月8日,“列克星敦”号在霍河造船公司铺设龙骨。年,世界海军强国共同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条约要求各国海军限制本国所拥有的战列舰数量、火炮口径及排水量,允许各缔约国利用规定必须废弃的主力舰船体改装两艘3万3千吨级的航空母舰。于是“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计划被取消,同日本的“赤城”号与“加贺”号航母类似,进度最快的两艘“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于7月1日被下令改建为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于年10月3日下水,完成适航测试后,在年12月14日正式服役,由此成为了美国海军历史上第一级大型舰队航母,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列克斯夫人”(LadyLex)。

图4

由于继承了战列巡洋舰的舰体,“列克星敦”号显得十分修长优美,她的舷侧普遍被5英寸装甲所覆盖,最厚处达7英寸,而装甲甲板则达2英寸,相比晚辈约克城级2.5-4英寸的主装甲带,其防护能力相当强悍。从图3的这枚“列克星敦”号执行国土防卫任务的纪念封上,我们还可以清晰看到,“列克星敦”号还拥有4座双联8英寸55倍径主炮。8英寸舰炮根据伦敦海军条约的标准可是重巡级别的主炮,这种设计的原因是当时海军要求航空母舰可在自行行动时拥有足够强大的火力自保。而图4的这枚“列克星敦”号纪念“纽约-旧金山”世博会的封上,可以清晰了解到该舰从战列巡洋舰到航空母舰的改装历程。

图5

年4月7日,试航完成的“列克星敦”号在加州圣佩德罗被编入太平洋舰队,并与姊妹舰“萨拉托加”号活跃在美国海军之中,成为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发展壮大的摇篮,为美国海军探索未来航母作战,研究全新海战战术,培养海军航空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图5的“列克星敦”号纪念美国国旗日纪念封贴着的照片上,可以窥见当时这艘巨舰的飒爽英姿。尤其是在第9次“舰队问题”演习中,“萨拉托加”号的舰载机联队一举摧毁了巴拿马运河上被假定为目标的两座水闸,显示出了航空母舰极为强大的攻击能力。

图6

略带讽刺的是,在美军于年举办的第4次联合大演习中,“列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的舰载机群成功的攻击并毁坏了被假定为目标的夏威夷珍珠港,而这几乎就是十年之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的预演,但这丝毫没有引起美国海军的重视。图6是我手中最晚的一枚关于“列克星敦”号的纪念封,而此时该舰的主要任务依然是警戒防卫。2个半月之后的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让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几乎被打光,幸运的是,“列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当时都不在港内,逃过一劫,这也为后面日本海军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图7

年5月6日,以“列克星敦”和“约克城”号为核心的美军舰队进入珊瑚海战场,开启了海军史上的首次航母大战,而“列克星敦”号也没有想到,她将会成为美国海军史上首艘被击沉的航母。5月7日,日美航母编队相互搜索出击,但均未找到主要目标,日军攻击机群攻击了美军补给舰队,击沉1艘油船和1艘驱逐舰。美军攻击机群则发现了为登陆部队护航的日军“祥凤”号航母,将其击沉。鱼雷机中队指挥官在击沉“祥凤”号后发回一封著名电报,“Scratchoneflattop!”(撕掉敌方航母)。5月8日,日美主力舰队几乎同时发现对方,并出动舰载机展开相互攻击。“列克星敦”号遭到日军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的夹击,被击中2枚鱼雷和2枚炸弹,由于泄漏的航空燃油蒸发后聚集在封闭舰首的机库中被引燃而发生了爆炸并引发大火,最终于当日下午弃舰,随后由驱逐舰“菲尔普斯”号(USSPhelpsDD-)对烈焰中的“列克星敦”号发射5枚鱼雷击沉,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第一艘被击沉的美军航空母舰,全船名成员中,有人伴随着列克星敦号长眠于海底,一同消失于海面上的还有36架载机。

图8

作为人类战争史上航母编队超视距舰载机的首次交战。“列克星敦”号同1艘驱逐舰、1艘油船沉没,损失飞机66架,阵亡人,“约克城”号航母受重创。日军的“祥凤”号轻型航母和1艘驱逐舰沉没,“瑞鹤”号和“翔鹤”号航母遭到重创,损失飞机77架,阵亡人。日本海军由于损失的飞机和飞行员无法立即得到补充,被迫中止了对莫尔兹比港的进攻。至此,美军成功挫败了日本全面封锁澳大利亚的企图,从战略上遏制住了日军的进攻势头,并对接下来的中途岛海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图9

在美国官方宣布“列克星敦”号战沉后不久,21年前负责建造该舰的马萨诸塞州昆西福尔河造船厂的工人们联合致信海军部长诺克斯,请求将该厂正在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卡伯特”号更名为“列克星敦”号,以纪念这艘英勇牺牲的战舰,后得到批准。新的“列克星敦”号于年2月17日服役,并在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担任美军第58特混舰队旗舰,对日军机动部队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算是为前辈报仇雪恨。“列克星敦”号在战后继续服役,直到年11月才正式退役,并作为博物馆舰被保留下来,供公众参观。

图10

从年到年,列克星敦这个名字伴随着美国海军成长、壮大,“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接过了“兰利”的接力棒,在海军航空兵的黑暗时期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为舰载航空兵的使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开启了海战的新时代。而在太平洋战争中,两代“列克星敦”号共同伴随着美国海军走过了最为艰苦的时期并最终走向胜利。而作为训练舰的“列克星敦”号则更是为美国海军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飞行员。现如今,当年被击沉的“列克星敦”号被发现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约英里,水面以下两英里处,为前来瞻仰她的人诉说着当年的传奇,作为一艘在太平洋战争中被击沉的战舰,深海处饱经风霜的舰体依旧清晰可见,看着自己的晚辈们接过了自己手中的接力棒……犹如当年的自己和“兰利”号………看着曾经驾驶着老式活塞战机为了和平,为了和平自由而战斗的,在天空中的航空联队的新人们在自己的甲板上起飞,成长,“列克星敦”号可以长眠了。

图11

“列克星敦”在美国的特殊意义决定了承载这个名字的战舰所必须承载的特殊任务。“列克星敦”号从服役开始就一直被美国人聚焦,比如历史上的第一次“舰队周”是在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举行的,时间在年加利福尼亚太平洋国际博览会期间。这一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和日本都在加快军队建设,前苏联正在被民族主义浪潮席卷。美国当时处于孤立主义中。但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前海军部长助理,坚持要强化美国海军对世界政治趋势的反应能力。在这种大环境下,“舰队周”诞生了。图7和图8就是这段时间,“列克星敦”号参加首届“舰队周”到达西雅图见证,封图上俏皮的水兵、吹号的水手无不暗示着美国特殊的状态。

图12

海军非常注重历史传统,所以在“列克星敦”号的纪念封中,可以看到纪念美国海军节时,“列克星敦”号海军的血脉(图9、图10);看到纪念美国独立日的时,“列克星敦”号光荣的传统(图11、图12);看到纪念美国海军之父JohnBarry时,“列克星敦”号爱国的精神;更有图14上那句“ToTheManofTheNavy”,我更愿意将其翻译成“海军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有了一艘又一艘的“列克星敦”号的前赴后继,才有了太平洋战场上两代“列克星敦”号的浴血厮杀,才有了当今美国海军纵横四海的地位。

图13

再会,列克斯夫人。

收起Terry教授送我的礼物,我知道,他的论文答辩我一定要有一个好成绩,否则这个盒子的一叠“列克星敦”号纪念封可不好拿。

图14相关链接锚在四海(一)锚在四海(二)锚在四海(三)锚在四海(四)锚在四海(五)锚在四海(六)锚在四海(七)锚在四海(八)锚在四海(九)锚在四海(十)

作者介绍

李翀,年生人,现居上海。好诗书,喜军史,善行文,更是80后中不多见的集邮老同志。少年时代萌生从军梦,希望仗剑沙场,军旅建功。然而造化弄人,最终理想未竟,“百无一用是书生”。年“邂逅”海军封,一发而不可收,遂成“海军集邮”的“超级铁粉”。十余年来,笔耕不辍,佳作频频,曾在《集邮》《中国集邮报》《集邮报》《海军文艺》《国防教育》《海军集邮》等各类媒体发表有关海军集邮的作品八十余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erzibiganga.com/jtqk/3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