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航行、飞机起落、发射礼花弹……昨日,在省航海健身园西流湖内,一艘长约6米、宽约1.5米、高约1.5米的航空母舰模型,成功完成了下水“试航”。
这艘航母模型制作历时3年,采用的技术国内少有,制作团队中有咱洛阳人黄建辉。昨日,《洛阳晚报》记者前往郑州,近距离接触这艘精美逼真的航母模型,为您揭秘其背后的故事:
现场:每小时能跑30公里,舱盖下还藏着“火炮”
昨日10时许,在西流湖上,上百发礼花弹从这架仿真版航母模型发射出来。现场围观的群众不禁感叹:“这航母也太逼真了吧!”
航母模型由工作人员通过无线设备进行操控。只见它连贯地完成了转弯、旋转等动作,疾驰在湖面上。“它的最快航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0公里。”一名工作人员说。
一架航拍模型飞机缓缓从航母的甲板上起飞,随后又稳稳地实施了降落。看到这一幕,围观群众纷纷拿起手机拍摄。在湖里兜了数圈后,航母模型缓缓靠岸,甲板外围亮起了彩灯,庆祝此次“试航”成功。
此时,《洛阳晚报》记者终于能看看这个稀罕“大家伙”的全貌了。虽然它仅仅是个模型,但几乎是真正航母的微缩复刻版。甲板后方有长约4米的双降落跑道,前方有长1米多的起飞跑道,停着9架模型飞机。甲板左右两侧分布着3个飞机升降台,甲板四个角是火力平台。
仔细观察,这个模型制作精细到连栏杆、围挡都不落下,特别是小小的栏杆,只有不到1厘米高。此外,甲板上还有11个舱盖,最大的舱盖长约1.2米,宽约0.6米。舱盖下面藏着一门门“火炮”,那些礼花弹就是依次从这里发射出来的。
骄傲:洛阳人参与船体和甲板制作
在这艘航母模型的制作团队中,咱洛阳人黄建辉是其中一员。
“简单来说,我参与制作的就是大家能看到的部分。”黄建辉说,他主要负责的船体和甲板的设计制作,大约用了1年时间。
黄建辉今年48岁,从小对航海模型类的玩具格外喜爱,还是个狂热的军事迷。上中学后,黄建辉的爱好就升级了,从玩耍变成了模型制作。年,他加入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航海模型队,参与制作了数十艘航海模型。年,黄建辉退役后仍从事航海模型制作方面的工作,并且开办了模型设计公司。
制作这个航母模型,前后历时3年时间。在制作船体和甲板前,数据搜集和建模是最重要、最繁琐的环节。模型制作所需的数据,都是根据部分在网上公开的航母资料和照片确定的。因为有些数据是根据推测得出,黄建辉和同事有时还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争得面红耳赤也是常有的事儿。
当图纸设计出来后,黄建辉和团队其他成员将玻璃钢和固化剂加以混合,放入制作好的模具内,在一定温度下等待数小时,就有部分船体和甲板的雏形了。
揭秘:“大块头”模型中藏着“大智慧”
《洛阳晚报》记者搜索资料发现,我国制作航母模型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航母模型能够达到6米长,可以下水航行,且模型中的各项设备可以无线操控实属少有。那么,这个航母模型的领先技术体现在哪儿呢?
大块头:模型总重约公斤
揭秘:此搜航母模型的制作者之一、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航海模型队队长王云飞表示,这个模型是参照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按照约50∶1的比例进行微缩制作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则参考了世界上多艘航母的原型。由于既要满足模型的观赏性,又要考虑到重量,他们最终定为现在的尺寸。这个大小可给组装和拆卸带来了不少麻烦,拼装船体需要请来4个壮汉帮忙,有时还要动用吊运机。
大智慧:无线操控全靠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
揭秘:黄建辉说,模型配备两个螺旋桨作为推进器,促使其完成在拐弯等动作。模型使用锂电池电机,可使模型在水中航行两三个小时。整个模型选择了防水、耐用的材料制作,避免船体进水,防止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受到损坏。
大体量:船体线形流畅,还装有不少设备
揭秘:黄建辉说,国内有不少模型船体简陋,既不美观,又不利于航行。因此在制作时,他们尽量采用大块儿材料进行拼接,减少接缝。模型船体线形呈现“S”形,放在水中可以承载七八个成年男性。
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航母模型
黄建辉表示,此次试航只是个开始,团队将对这艘航母模型进行改进,最终计划实现:舱盖打开后,飞机可自动从舱体底部运送上来,并完成从甲板起飞到降落的过程。
黄建辉说,目前,不少人对于航海模型了解很少,对军事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