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国民党广西省府议决开辟瑶山案

大瑶山国民党广西省府议决开辟瑶山案   瑶山位于修仁、蒙山、平南、武宣、象县之间,东西数十里;南北百余里;群山环绕,自成一区,树木参天,草莱未辟,鸟兽虫鱼、太古遗族之瑶人宅居其中,怡然与世外无涉,此诚别有天地之乐也。   瑶人居瑶山者,分为五族:一曰寨(茶)山、二曰花蓝、三曰正瑶,此三族系有定居者,以其蓄有长发,故又名为长毛瑶;四曰板瑶、五日山子瑶,此二支系无定居者。正瑶一族已习汉化,每年纳税于平南,故又特称为粮瑶。其余四族,未行归化,概称为蛮瑶。全瑶山约有七十余村,人口约六七千左右,耕山田及取动植物以为生。   其人文化未启,又因食物不充及天然早婚与血族婚姻之故,体格较山外汉人略小,气力较之汉人亦称为薄弱,此与该民族之前途关系不轻也。   瑶山物产,以木材、竹笋、薯良、木薯、兽皮、山禽、茶叶、桂皮、香草及香菌等类为大宗。全山瑶民恃此与汉人交易,作为养生之资,故其产量亦不小。尚有未经人发现之矿藏与未经人选采之有用动植物,其数必不在少也。   瑶山地方,高峰插天,榛莽塞途,动植物类保有天然之状态,自来未有人探查者。自民国十五年中山大学曾派采集队到横涌一次,居留四天,粗得概略。民国十七年五月,该校又组织采集队从平南官村、水晏而入罗香,居留两月,遍历瑶山各村。采集标本计得动物八百余种,三千二百余个;植物八百余种,数千件。其中有价值之标本,可以证明东亚动植物分布之状况者颇多,而为我国所难得之高山鸟类、爬虫、两栖尤有价值。至于新发见之爬虫类雷公蛇(即鳄蜥——编者注)一种,尤足以惊动世界生物学者之耳目,使瑶山之名在我国学术上之地位已可与发见北京人之北平等量齐观矣。瑶人因其保持太古状态,于民族习俗、语言、服饰等人类学研究上贡献不少,亦为学术界之一宝藏也。   瑶山山环水绕,草木丰盛,景物天成。圣堂顶高峰高出海面六千英呎以上,普通山丘均在四五千呎间,气候较平地为凉爽,若改作避暑之所,则牯岭、莫干山均瞠乎后矣。况加以乱峰插云,白云掩映,乔松深蔚,绿竹漫山,灌树丛生,藤萝纠结,山花竟艳,泌人心脾,溪水和鸣,虫鸟相乐,真人世间之桃源仙国不是过也。若以本省名胜之桂林山水方之,不啻小巫之见大巫也。   总上数项观之,瑶山之急宜开辟,盖无可疑也。至于开辟之次序拟定如下:   第一期由省政府设立开辟瑶山事务所,办理下列各事(时期1年):   1.测量全山地形图;   2.建筑干线马路(北自修仁入,南自平南入);   3.建设长途电话(沿马路建设);   4.整理自然森林;   5.举办瑶语人员训练所;   6.规划天然公园地区及选择避暑地区。   第二期A、由开辟瑶山事务所继续进行下列事项:   1.兴办瑶民教育,   2.改良瑶人生活,   3.改良瑶人乡村组织,   4.继续建筑交通要道,   5.建筑天然公园,   6.建设避暑旅店(招人建筑别墅),   7.培植森林;B、由省政府与中山大学及中央研究院合设瑶山研究所,专办下列各事:   1.建筑研究所,   2.设立测候所,   3.调查及研究自然物,   4.调查及研究地质,   5.调查及研究人种(或户口调查),   6.调查及研究民俗,   7.采集及制作标本。   至若经费、人才之筹措拟定如下:   第一期经费,由省政府筹拨,预算约三万元;人才由建设厅测地局、教育厅等机关调用。   第二期,事务所方面:   A、经费   1.事务所及行政经费仍由省政府照上年度筹拨,   2.招商建筑避暑旅店,   3.招人建筑避暑别墅,   4.整顿瑶山各项收入;   B、人才   1.由上年度人才继续办理,   2.瑶语训练班学生,   3.加委专才。   研究方面:   A、经费   1.省府筹拨,   2.中山大学分担,   3.中央研究院分担,   4.呈请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津贴;   B、人才   1.省政府特委专才,   2.中山大学教授,   3.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4.国中学者,   5.国外专门家。   至于详细计划及预算等另由专人拟定。

(据谢祖辛《绥靖兴全灌龙瑶变始末》,年广西民政厅秘书处出版)

[明]苏朝阳

建置怀远始末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erzibiganga.com/csfz/7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