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季度,北京坚守“房住不炒”基调,纵深推进精准调控,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构建“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严查经营贷、首付贷,打击渲染、炒作等行为,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市场方面,在“就地过年”、热点片区学区房成交带动、供应端改善等多因素共同推动影响下,一季度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累计成交.01万平方米,创近五年同期新高。企业方面,一季度北京房企销售表现亮眼,TOP20房企合计销售额合计超亿元。
特别声明:北京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是以年1月1日-3月31日期间北京签约的商品房(不含保障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CREIS中指数据在北京全市的监测数据。本报告仅供参考,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年一季度,北京房地产企业销售额TOP20企业商品房销售金额合计.89亿元,销售面积TOP20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合计.74万平。一季度13家企业销售额超50亿元,其中首开股份凭借奥森ONE、华越国际、海淀幸福里等多个项目的持续贡献,继续稳居榜首位置。一季度,中海地产多个项目加推或新推入市,其中1月中海寰宇视界首期开盘,中海寰宇时代加推;2月中海首开时光里二期加推,中海京叁號院首期开盘。凭借多个新项目的热销以及云锦、云尚等存量项目的持续贡献,中海地产一季度销售额近百亿元,位居榜单次席。中国金茂和世茂集团紧随其后,销售额均超60亿元。整体来看,首开股份以及中海地产处于北京房企第一梯队,且遥遥领先其他企业。首开股份和中海地产多年来持续深耕北京,具有较强项目运营能力,同时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特别声明:北京房地产企业权益销售数据统计是以年1月1日-3月31日期间北京签约的商品房(不含保障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CREIS中指数据在北京全市的监测数据。本报告仅供参考,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年一季度,北京房地产企业权益销售额TOP20企业商品房权益销售金额合计.18亿元,权益销售面积TOP20企业商品房权益销售面积.29万平。权益销售额和权益销售面积TOP10门槛分别为25.41亿元和6.18万平。其中,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90.53亿元,位居排行榜首位;首开股份以49.59亿元的权益销售额位于榜单次席;京投发展紧随其后,权益销售额为38.58亿元。特别声明:北京商品住宅项目销售数据统计是以年1月1日-3月31日期间北京网签备案的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CREIS中指数据在北京全市的监测数据。本报告仅供参考,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年一季度,北京商品住宅项目销售业绩TOP10项目共实现网签金额.82亿元,网签面积78.78万平。其中金隅凤栖家园共有产权房、奥森ONE限竞房、上东郡(澜悦景苑)共有产权房网签金额居前三位,网签金额均超48.70亿元。从项目性质来看,TOP10项目多为限竞房和共有产权房项目,其中共有产权房和限竞房项目分别为5个和3个。政策:坚守“房住不炒”基调,精准调控纵深推进年一季度,北京坚守“房住不炒”基调,纵深推进精准调控,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将租赁住宅占比提升至30%,构建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严查经营贷、首付贷,打击渲染、炒作等行为,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调控力度不放松,纵深推进精准调控:北京一季度调控力度不放松,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增加宅地供应量计划,提升租赁住房用地比例至30%,构建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并设置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同时对各类租赁租房使用面积、共产房户型面积和层高作出相应规定,房地产精准调控向纵深推进。
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行为:北京一季度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强个人经营贷管理,严查经营贷、消费贷等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为;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约谈经纪机构、自媒体,严禁渲染、炒作房屋成交信息,精准打击恶意炒作学区房等违规行为;同时,整顿租赁市场秩序,加强长租企业监管力度,禁止企业形成资金池和租金贷。
发布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两区”及高精尖产业建设:北京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持续降低首都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严控建筑高度和高层建设审批,研究制定《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年)》,同时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示范区主阵地。此外,经开、石景山、顺义等区域加快推进“两区”及高尖精产业发展建设。
备注:“两区”是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住宅市场一季度新房成交规模创近五年同期新高成交结构向中高面积段、高价位段转移销售规模:多因素共同推动市场活跃度上升,一季度成交规模创近五年同期新高。在“就地过年”、热点片区学区房阶段性成交走高带动、信贷预期收紧、供应端改善等多因素共同推动影响下,北京年一季度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累计成交.01万平方米,创近五年同期新高,月均成交77.67万平,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长%。从单月来看,1月部分片区过热带动市场情绪高涨,累计成交规模超80万平,创近五年同期新高;2月“就地过年”影响下促使部分置业需求释放前移,累计成交规模超50万平;3月政策严控下,刚需快速释放,叠加新房供应加快,新房成交规模突破90万平,创近五年同期水平新高。年-年3月北京商品住(不含保障房)月度成交情况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