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等高线
目录
考点一 地图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考点三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貌类型
考点四 等高线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考点五 地形剖面图及其应用
考点一 地图
(·北京文综)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B.②C.③D.④
[尝试自解] ________
[错因诊断] ①不能正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②不知道比例尺的意义。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图像信息“校园景观指示牌和校园图”。
第二步,思维路径:根据a图的指示,找到b图中各景观的位置,指示牌上的数字,就是该位置到各个景观的距离,再按距离分析,如指示牌的位置离地理园最远,可知指示牌在上图(b)中的位置是②。
第三步,筛选答案:B
1.判断方向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指向东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度法
经度法
①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②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③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相加和小于度,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否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纬度法
①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②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倍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倍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倍
例:将一张1∶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下图)。若将一张1∶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1∶,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下图)。
(·广东七校联考)读图,完成1~2题。
1.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2.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解析 第1题,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但图乙所跨经纬度大于图甲,则图甲的比例尺大于图乙,表示的范围小于图乙。第2题,楠迪经纬度大约为(18°S,°E),而莫尔兹比港经纬度大约为(10°S,°E),则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东南方向。
答案 1.D 2.D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B.米
C.米D.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米B.米
C.米D.米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错因诊断] ①不能判断图中的等高距;②不会计算图中高差。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
文字信息:(1)等高距为米;(2)瀑布的落差为72米。
图像信息:
第二步,思维路径:
第三步,筛选答案: (1)D (2)C
1.两地间的温差的计算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m)可计算出两地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差,即:T差=0.6℃/m×H差。
2.两地间坡度大小的计算
下图AB两地的坡度:tanα=h/L。h为A、B间的相对高度(即BP),L为A、B间的水平距离(即AP)。
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下图有三条等高线重合,所以米≤ΔH<米。
4.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数值大小的判读
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等值线原理。如图中A地周围等高线数值为m,则该地海拔小于m,该区域可能为洼地(盆地);同理B区域海拔大于m,可能为高地(山丘)。
读下图,完成3~5题。
3.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米B.55米
C.60米D.65米
4.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5.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米B.40米
C.65米D.90米
解析 第3题,图示区域最高点位于东北侧,海拔大于80米小于85米,图示区域最低点位于东南侧,海拔大于20米小于25米,两者之间高差大于55米小于65米,C项正确。第4题,河水流速的快慢取决于坡度的大小,图中四处中,③附近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第5题,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①②之间的峡谷处,该处目前的河水水位约为45m,因此该坝的坝顶海拔约为58m,可据此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和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可算出,该坝的坝顶长度约为40m。
答案 3.C 4.C 5.B
考点三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貌类型
(·上海地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错因诊断] ①分不清常见地貌的等高线差异以及存在的自然环境;②不知道河流补给类型与关系。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图像信息“等高线图”。
第二步,思维路径:第(1)题,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形的;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第(2)题,图中河流是区域的最低处,水渠是流向河流的;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凸出的,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
第三步,筛选答案:(1)B (2)C
1.主要地貌类型的判读
地貌类型
地形特征
等高线特征
河流
地貌
冲积扇
从扇顶端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厚度逐渐减小,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等高线呈圆形,上密下疏;等高线数值从扇顶端到扇缘逐渐减小
峡谷
狭长深窄的山谷,两壁陡峻,呈V型或U型
等高线密集,中间数值小,两侧大
喀斯
特地
貌
孤峰
呈锥状耸立的石灰岩山峰
等高线环环相套,中间数值大,四周数值小
峰林
没有基座,呈“簇状”分布的山峰
若干组环环相套的等高线,山间洼地为圆弧形等高线
峰丛
连座山峰,基部完全相连
风沙
地貌
沙丘
有凸出的小圆弧,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有缓坡和陡坡
等高线呈封闭新月形,迎风坡,等高线稀疏;背风坡,等高线密集
风蚀蘑菇
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
蘑菇石基座被高处蘑菇石遮挡,用虚线表示;高处用实线表示
冰川
地貌
冰斗
分布在高山上部储存冰雪的洼地
等高线闭合,四周数值大,中间小
U型谷
冰川下蚀和展宽形成,谷底平坦
等高线密集,中间的数值小,两侧大
刃脊
U型谷之间形成的尖锐山脊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
角峰
冰斗之间类似金字塔形的山峰
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大,四周小
2.特殊地貌的判读
(1)火山地貌
图中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示意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
(2)梯田
等高线稀疏、密集相间分布,稀疏处为梯田面,海拔相同,密集处为相邻两级梯田的高差。
(3)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也称之为“方山”。外形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山壁如削、峭壁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地貌形态。远处观望,像是戴着礼帽的山头。其景观如下图。等高线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先密集后稀疏,中心附近有陡崖,中心处平坦。
(4)地上河
地上河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而低于两侧大堤,剖面示意图如图a,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如图b,地上河的等高线也可以如图c所示。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河流永远补给地下潜水,其等潜水位向下游凸出。
(5)岭谷相间地貌
山岭处最高点为山峰,山岭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而山谷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这样的等高线相间排列,即岭谷相间分布。
下图所反映的岭谷相间地貌是由五个山岭、五个山谷所组成。岭谷相间分布的地貌所对应的等高线基本上互相平行。
(6)黄土高原地貌
黄土地貌类型复杂但主要形态由塬、梁、峁组成,地表冲沟发育切割明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塬面的等高线稀疏平缓,表示峁的等高线圆润,表示沟谷的等高线密集、狭窄切割细碎,等高线经过谷底时,冲沟顶部弯曲,多数地区呈“V”形。
下面等高线图中,西南部和东北部等高线密集,为黄土梁和黄土沟谷;中部和最东北部为黄土塬地貌;在黄土塬的基础上东北部还出现有黄土峁。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6~7题。
6.P、Q、R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 )
A.、、
B.、、
C.、、
D.、、
7.图示地貌可能是( )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解析 第6题,Q处等高线以虚线来表示,说明其被遮挡,属于海拔较低的等高线。再根据等值线的规律可判断处Q处数值为米,依次R值为,P值为,故选C项。第7题,该地貌“头大腰小脚大”,为风蚀蘑菇,属风力地貌,选A。
答案 6.C 7.A
考点四 等高线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江苏地理)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甲B.乙C.丙D.丁
[尝试自解] ________
[错因诊断] ①不知道大坝选址的基本要求;②等高线图判断错误。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题干信息“我国东南”;图像信息“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第二步,思维路径:甲地两侧等高线为60米,且上游为盆地地形,可建成水位60米的水库;甲地位于峡谷处,大坝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A项正确。
第三步,筛选答案:A
(·江苏地理)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9.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汉中和淅川都处于山间谷地、东西距离较近,北部山地都能阻挡冷空气,且都处于开口向东的山谷,A、B、C错误;与汉中相比,淅川附近有水库,对气候有调节作用,D项正确。第9题,根据“南橘北种最后一站”这一关键信息,推断影响其种植的主导因素是热量。①~④地中①地海拔最低,位于阳坡,热量最丰富,且位于水库附近,水库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故①地最适宜种植柑橘,A项正确。
答案 8.D 9.A
考点五 地形剖面图及其应用
(经典高考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1)~(2)题。
(1)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H点经过车辆的是________。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
[错因诊断] ①错误认为站在高处都能看到低处;②不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题干信息“绘制地形剖面图”;图像信息“E、F点位于山谷”“E、F与公路之间为山脊”“H位于公路上”。
第二步,思维路径:先绘制G、H两点间的剖面图,再说明理由。
第三步,写出答案:(1)G (2)从地形剖面图中可以看出H点和G点之间没有障碍,从G点可以清晰地看见H点。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第一步: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下图中的A-B)。
第二步:建坐标。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第三步:确立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
第四步: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第五步: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下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AB间的剖面图如下:
2.地形剖面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
(2)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m之间,B在~m之间。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m之间;b在~m之间;c在~m之间。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3.地形剖面图中的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坡”,“凸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图1)。
(2)是否穿越较高的山丘(山脊)。如果穿越较高的山丘,山丘后的地方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图2)。
(·上海地理)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10~11题。
10.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①和③B.②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
11.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B.两个岛
C.三个岛D.无岛
解析 第10题,交点为鞍部。AB线大致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故鞍部为最高点,选②;MN线是沿山峰到鞍部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所以答案为D。第11题,该地区最低海拔是米,最高蓄水位海拔是米,蓄水区只局限在河谷地带,无岛屿出现,选D。
答案 10.D 11.D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1.年10月1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张亮在华北地区某市一公园内游玩。甲图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乙图为张亮拍于此路口的照片。
据图推测张亮去往甲图中洗手间的最近路线应选择乙图A、B、C、D中的哪条线路?为什么?
答案 B线路。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可以知道北京时间10点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则人影指向西北方向。乙图中人影方向与C所指2方向一致,则C指向西北方向,对照甲图可知洗手间位于西南方向,故张亮应选择乙图中的B线路。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m、宽m)。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所在学校( )
A.从广场向正西方向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
2.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cm×36.4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
A.1∶
B.1∶0
C.1∶00
D.1∶
解析 第1题,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旗杆影子朝向西南。第2题,该学校长m、宽m,要绘制在B3纸上,通过计算可知,用图上距离50cm代表实地距离m最合适,比例尺为50/=1∶0。
答案 1.C 2.B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分析图中四条转场线路的合理性,选出最合理的线路。
答案 路线①部分路段等高线密集,因而坡度十分陡峭,不合理。路线②经过山脊,不合理。路线④经过了山顶或山间小盆地,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合理。路线③沿着山谷,有牲畜饮用水源,等高线分布比较均匀,坡度较和缓,故选③。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3~4题。
3.陡崖A处的高度为( )
A.10米
B.20米
C.20米以上
D.20米以下
4.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 )
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
解析 第3题,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第4题,交通线路如果必须穿越山区,往往选择鞍部位置,因为其地势较低。
答案 3.C 4.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