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天收关
各位同学是否对明天的政史信心满满
是否对知识点掌握已经游刃有余
是否还有一些知识漏洞需要弥补
是否还存在一些知识盲区
是否已经熟知中考必考点
是否想政史满分
速看本老师精心准备的考前必看政史资料
历史热点
热点一:情动我心时光中的记忆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
年9月21日至9月30日, 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9月30日下午, 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产生政协 届全国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其他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独立、主权降到不可能再低的程度,中国人受到了无比的欺凌和盘剥。在失败和屈辱中,中国的先进分子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国家发展的方向。中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个选择经过了严酷的历史实践的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热点二:五四运动周年
五四运动(年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自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热点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中美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原因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主要因素);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主要表现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加;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影响:
(1)有利: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家竞争、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不利: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过快,市场的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经济秩序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实力的不足,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全球化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对策:
机遇: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经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挑战: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困难。
应对措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应制定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重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热点四:中美建交40周年
1、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2、过程:
(1)年4月,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2)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3)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合公报》(《上海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5)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认识启示: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使我们认识到,不同社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求同存异”,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美建交成功,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时事政治
周年纪念日
年改革开放40周年
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年马克思诞辰周年
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年是五四运动爆发周年
年是中美邦交40周年
重要时事
1、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国务院日前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
3、6月8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助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首枚“友谊勋章”。
4、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6月10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5、6月12日,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 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这标志着“天鲲号”向着成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迈出了关键一步。
6、6月2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打好三大保卫战(蓝天、碧水、净土)、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7、当地时间7月2日11时36分,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增至53处,世界自然遗产增至13处。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超越之前并列的漠大利亚和美国,居世界 。11月28日,中国“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8、8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9、8月14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六十九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公布了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10、今年是 “中国医师节”,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医务人员 业绩的充分肯定。
11、8月21日,萨尔瓦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时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至此,世界上已有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2、8月23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市开幕,本次会议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3、8月18日-9月2日,第18届亚运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中国队获得金、92银、65铜,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位列 。
14、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15、9月2日,第十八届亚运会在雅加达闭幕。奖牌榜上,中国队以金92银65铜高居榜首。下届赛事将于年在中国杭州举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这是杭州对年亚运会的承诺。
16、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 次完全胜利。
17、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是年中国举办的规模颇大、外国领导人出席颇多的主场外交活动。
18、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
19、9月7日纪念“一带一路”倡议在哈萨克斯坦提出5周年论坛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
20、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国教育大会9月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1、我国 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9月10日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22、9月15日,以“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的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
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9月17日在上海开幕。主题是“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
24、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年起,将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3日,我国将迎来 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 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有利于营造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