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1题。
1.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
(?北京卷)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回答2题。
2.与成都相比,拉萨
A.日出早,白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
D.大气逆辐射强
(?北京卷)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题。
3.芒种至小暑期间,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
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江苏地理)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4题。
4.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全国Ⅱ卷)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5题。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全国Ⅲ卷)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6~7题。
6.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7.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北京卷)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回答第8题。
8.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北京卷)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第9题。
9.放假期间,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江苏地理)北京时间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二模)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钦查群岛是南美秘鲁的“鸟岛”,主要由3个干旱的花岗岩岛屿组成,岛上寸草不生,居民主要是定居数百万年的海鸟和流动“人口”北极燕鸥等,它们留下了厚达50米的粪便层。读“钦查群岛位置示意图”,完成3~4题。
3.北极燕鸥向南迁徙至钦查群岛的时间可能为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北极燕鸥南迁到达钦查群岛时
A.北京正午物影渐长
B.正值利马树枝抽芽
C.北极极夜范围缩小
D.索马里寒流势力强盛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图”。7月份某高中的地理社团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5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地区最高点的学生看到太阳大致在P方位落山
B.考察期间白昼不断变长
C.M点地处迎风坡,水分热量条件较好
D.P地正午太阳高度显然比Q地更小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芒种到白露期间
A.潍坊市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C.济南市昼夜长短差值先增大后减小
D.西沙永暑岛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7.图示二十四节气中,关于太阳对称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期都相差天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贵州省高考教学质量测评)当地时间年8月24日23时,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合肥舰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即同时跨越赤道和格林尼治天文台经线。据此回答8题。
8.舰艇编队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时,
A.亚洲大部分地区白昼变长
B.舰挺跨越了东南西北四个半球
C.处于24日的地区小于一半
D.太阳直射北纬7.8°,西经°
(·北京市朝阳区一模)年10月9日,“金牛座”龙门铣机床(总重量约吨)历经45天从德国抵达上海参展。该机床加工的零部件精度可控制在4微米,适应于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读图回答9题。
9.“金牛座”龙门铣从德国出发到抵达上海期间
A.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B.正值我国华北地区小麦成熟期
C.德国柏林日落西南
D.北京白昼逐渐变短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17时40分和18时20分同时看到日落。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甲地的昼长等于乙地的夜长
B.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早
C.该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11.甲乙两地能同时看到日出的月份可能在
A.3月 B.4月
C.5月 D.6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三模拟)北京时间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在四川西昌(°E、28°N,海拔~米)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月背软着陆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背软着陆成功的探测器。回答12~13题。
12.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时候
A.北京比西昌日出早,白昼长
B.太阳直射点位于西二区
C.西昌的大气逆辐射弱于北京
D.悉尼该日东北方看日出
13.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热带草原进入旱季
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运动
(·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年8月18日~9月2日,第18届夏季亚运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读图回答14题。
14.本届亚运会期间
A.甲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B.乙比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适逢中国农历白露节气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不断扩大
(·晋冀鲁豫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北京时间年11月19日0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卫星。至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据此完成15~16题。
15.“一箭双星”发射成功时,物体影子朝东北方向的城市是
A.纽约 B.伦敦
C.孟买 D.东京
16.“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到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期间,我国各地
A.日出时间先提前后推迟
B.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D.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先变大后变小
(·广东佛山质检)年11月17-18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读图回答17题。
17.这次会议召开期间,莫尔兹比港
A.正午日影朝南
B.日出方向从东南升起
C.白昼比佛山短
D.正午太阳高度比赤道小
(·江西红色七校联考)我国民间习惯,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到“九九”为止,共八十一天,是一年中寒冷的时期。“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回答18~19题。
18.关于冷在“三九”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表热量处于亏损
B.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势力强
C.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19.“四九”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澳大利亚牧场上正在剪羊毛
B.好望角风急浪高
C.华北小麦正在越冬
D.索马里海域鱼群集聚
B?模拟题?参考答案
1.B 从图中可以看出白昼最长的是甲地,出现了极昼,A错误;北京时间与伦敦时间相差8小时,即乙地在伦敦时间2时日出,则在北京时间10时日出,20时日落,春晚开始时,乙地华灯初上,B正确;丙地在伦敦时间6时日出,则在北京时间14时日出,C错误;丁地在伦敦时间20日出,则在北京时间凌晨4时日出,D错误。
2.A 央视春晚开始1小时即北京时间21时,0时经线在°E,即新一天占1/24,地球上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占23/24,超过总面积的3/4,①对;由上题分析可知,丙地在伦敦时间6时日出,18时日落,说明丙地昼夜平分,其地理坐标是(0°,0°),央视春晚开始2小时,说明丙地应是伦敦时间的14时,已过正午,说明太阳照射方向偏西,广场上当地旗杆的影子朝向偏东,②错;央视春晚开始3小时,即北京时间是23时,24时所在经线是°E,赤道上日落地方时经线在45°E,从45°E到°E,绝大部分处于夜半球,故°E经线大部分位于夜半球,③对;丁地在伦敦时间20时日出,则在北京时间凌晨4时日出,央视春晚开始4小时,即北京时间24时,丁地依旧处于黑夜,④错。综上所述,A正确。
3.D 由题干“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可知,南迁时应该为北半球冬半年,因此到达钦查群岛的时间可能为10月,D正确。
4.A 由上题可知,北极燕鸥南迁到达钦查群岛时间大概是10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的影子越来越长(到12月22日前后物影达到最长值),A正确;此时段北极附近开始出现极夜现象,且极夜范围从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到12月22日前后达到最大值);利马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典型植被是热带荒漠,树枝抽芽属于阔叶林景观;索马里寒流是由于索马里半岛的离岸风所致,在6~8月势力强盛。
5.C 7月份,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东北升、西北落,图中P点位于最高点西南,并非7月份太阳落下方位,A错误;考察期间,北半球地区昼长逐渐减小,B错误;根据材料,该地为我国东南部某地,7月份盛行东南风,M点地处迎风坡,水热条件好,C正确;根据指向标,P位于Q的西南方,7月份正午太阳高度大于Q,D错误。
6.C 芒种到白露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先向北运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运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先靠近潍坊,再远离潍坊,则判断潍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再变小,A错误;地球先接近远日点,再远离,则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错误;济南市昼先变到最长,然后再缩短,则昼夜长短差值先变大,再变小,C正确;西沙永暑岛大约在9°N,太阳直射点先远离,再接近,则影长先变短,再变长,D错误。
7.D 关于太阳对称的两个节气大约相差天,但不一定都是天,A错误;两节气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一定相同,则正午太阳高度角不一定相同,太阳运动的出没轨迹也不一定相同,B、C错误;两节气日太阳直射点的半球相反,纬度相同,则两日昼夜长短相反,D正确。
8.D 根据材料可知,舰艇编队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时,为当地时间(零时区)年8月24日23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亚洲大部分地区白昼变短,A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E,故舰挺跨越了南北半球,但没有跨越东西半球,B错误;此时,处于24日的地区为15°E向西到°,其范围大于一半,C错误;此时距秋分日大约一个月,太阳直射点每月在球面上大约移动8°左右,根据0°为23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2点所在的经线,可以推测出此时12点所在的经线大约为°W,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8°N,°W),与D选项最为接近。
9.D 根据材料,“金牛座”龙门铣从德国出发抵达上海期间也就是从8月25日至10月9日之间,该时段,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不断缩小,A错误;我国华北地区小麦成熟期为六月初,B错误;德国柏林在秋分日前日落西北,秋分日落正西,秋分之后日落东南,C错误;该时段北京白昼逐渐变短,D正确。
10.A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时,时间为1月初,冬至刚刚结束,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17时40分和18时20分同时看到日落,则可计算出甲地昼长为11小时20分,乙地昼长为12小时40分,则两地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故该日甲地的昼长等于乙地的夜长,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晚,该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甲乙同时看到日落,则甲乙两地均位于昏线上,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故A项正确。
11.D 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两地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要想同时看到日出,则两地同时位于晨线上。由两地日落时间计算可知,两地昼长相差40分钟,即10°,两地不位于同一经线上,春秋分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1月初,冬至日刚过,两地位于昏线上,此时晨昏圈与南极圈的切点刚刚偏离南极圈向高纬度南极点移动,则当北半球夏至日前后,晨昏圈位于北极圈附近时,甲乙两地可能同时位于晨线上,此时为夏至日前后,即6月份,故D项正确。
12.C 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为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比西昌纬度高,白昼短,A错误;太阳直射点(12时)较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晚14个小时,位于西六区时间,B错误;西昌处内陆地区,晴天多,大气逆辐射弱于北京,C正确;该日悉尼日出东南,D错误。
13.D 12月8日到1月3日,太阳直射点向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渐加快,A错误;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B错误;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旱季,南球热带草原进入雨季,C错误;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运动,D正确。
14.A 据材料可知,本届亚运会时间为8月18日~9月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区外均东北日出西北方日落,甲地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A正确;乙比丙距直射点纬度近,因此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B错误;中国农历白露节气为每年9月7日到9日,C错误;南极大陆极夜范围不断缩小,D错误。
15.A 据材料知1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纽约位于西五区,时间为11月18日13时07分,太阳位于西南方,物体影子朝向东北方;孟买位于东五区,时间为11月18日23时07分,正值夜晚;伦敦区时为11月18日18时07分,此时已经日落;东京位于东九区,时间为11月19日03时07分,还未日出。
16.C 据材料知,“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到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时间从11月19日02时07分至年12月27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先南移后北移,因而我国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我国各地的日出时间先推迟后提前,A错误;白昼时间先变短后变长,B错误;北半球的极夜范围先扩大后减小,因而晨昏线与我国各地纬线的夹角先变小后变大,D错误。
17.B 有材料可知,年11月17~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10°S以南,故莫尔兹比港正午日影朝北,A错误;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正确;白昼明显比佛山长,C错误;莫尔兹比港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比赤道大,D错误。
18.D 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最小,并不是在“三九”,而是在“一九”。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理论上来说,地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差值为负,这一天地面透支的热量最多,降温幅度最大。其后虽然白昼逐渐变长,黑夜变短,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面仍是透支热量的,近地面温度仍会不断下降,直到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达到平衡,甚至差值为正。这段冬至之后的“九九”天便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地表热量处于亏损、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势力强、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都是导致“三九”气温低的原因。
19.C 冬至日是“一九”,时间是12月22日,“四九”大约是1月28日左右,此时太阳仍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剪羊毛是在春季;好望角是地中海气候,炎热干燥,无风;北半球是冬季,华北地区冬小麦正在越冬;此时,索马里海域为暖流,没有鱼群集聚。
圈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