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个穿着兽皮裙的原始人类发现了轮子的妙用开始,人类就再也没放弃过对速度的追求。
从最初的牛车到马拉的火车,再从绿皮火车到动车高铁,现在,乘坐时速达公里的复兴号由北京抵达上海只需要短短4个半小时——这可是当年的文人墨客们花上半年时间才能游历得下来的路程了。
有小伙伴表示:可是坐飞机只要两个小时啊!我选择飞机!
话虽如此,并不是每个工薪族都能够承受飞机票昂贵的价格。而且,不知道有没有人是和小编一样的:一坐上飞机,就开始脑补航班坠机的画面……
emmmmmmm,那么问题来了,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速度、安全性和成本难道注定无法兼顾吗?
最近的新闻让这个问题得到了回答:在高铁之后,还会有运行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的运输工具,有人将其称之为新时代的“超级高铁”,它的大名叫:超回路胶囊列车。
车如其名,的确像一颗胶囊
别的不说,先说它的速度:
建成后,其平均时速可达到英里(约公里),且行使过程中还会不断加速,速度最高可能达到每小时公里,要知道,目前大型民航飞机的巡航速度基本只在公里/h左右。
乘坐“超回路胶囊列车”,能够在两小时内从北京到纽约!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确定不是孙猴子的筋斗云么?
超回路胶囊列车内景概念图
这样的运行速度是如何实现的?
简单来说,图中的“胶囊”将在真空管道中“漂浮”着,运行时,利用弹射装置发射,使其在管道中无摩擦地运行。
真空管道运输,大部分人已经能想到它的最大优势:零阻力!难怪能达到如此恐怖的时速。
但大家很可能忽略了这种运输方式的隐藏福利:
完全封闭,不会因为天气晚点、取消,甚至也无需预定座位,可以像地铁一样乘车即走。更关键的是,真空管道沿线处每隔一定距离都设有安全舱,当车辆发生故障时,乘客可及时从安全舱撤离避险。
那么,就差最后一个问题了:如此高大上的出行方式,车票是不是很贵?
这一点,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超回路胶囊列车的能量利用方式极其高效!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若投入使用,运输成本仅为现在高速铁路的十分之一。
实在忍不住了,让我们问出这个问题:
美国超回路运输技术公司(HTT)首席执行官德克-艾尔邦(DirkAhlborn)近日表示,全球首个“超回路胶囊列车”目前已经开始生产,最早年就能够开始驰骋了。HTT的首个市场可能选在阿联酋,但同时也在研究在印度和中国建设超回路列车轨道的可能性。
奔走相告!此处可以有掌声!
OK,最后是预告时间,胶囊列车的掌门人德克-艾尔邦受邀参加今年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届时很有可能在大会现场分享“超回路胶囊列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生产进度。
怎么样?小胸口有没有小鹿乱撞,就让我们怀着对“biu”一下的无限想象,期待艾尔邦为我们描述一番“超级高铁”的未来图景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