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落后就会挨打”,斯大林早已告诫了人们这个道理。在战争时期,不管哪一个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都能够保障国土安全,同时也是国家主权的一种象征。除了陆军和空军,海军的建设也早已得到各大国的重视,既然要建设海上国防,那么就必须研制航空母舰。在世界范围内,瓦列里·巴比奇也是航空母舰设计的好手,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国宝级的船舶设计专家。他被誉为“苏联航母之父”,在历史上,他曾拒绝美国的邀请,来我国后,甘愿为中国献上毕生所学。他的选择不能够用价值观中的利益来衡量,值得每一位爱国青年学习。
一、年少有为的战舰专家
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显示,巴比奇并不是像其他外国学者前来中国考察后选择中国,也不隶属于其他国家暂派的专家,而是选择直接进入了我国人才行业队伍。简单地来说,他是国籍为外国的中国专家。巴比奇参与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设计制造,由于早些年在建造航母方面有着优异的表现,他也一直是各大国争夺的人才,他参与过前苏联时期所有航母的设计建造,是全世界公认的“航母之父”。
虽然是前苏联的航母之父,但巴比奇的出生地是在乌克兰,小的时候,他就已经有聪慧过人的表现。包括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都有着远超他人的表现,在一次偶然中,他接触到了船只,对于这种结构无比精密的“大玩具”,巴比奇表现出非凡的兴趣。于是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深耕,在高中毕业以后,巴比奇申请进入尼古拉耶夫造船学院深造。
通过在大学期间的不断学习,巴比奇掌握了丰富的造船知识。毕业后,也成功进入到乌克兰最大的造船厂黑海造船厂工作,由于他在专业技术上的能力无懈可击,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众人的认可。还带领众多造船专家完成了许多世界著名战舰的制造,最为著名的是前苏联的莫斯科号以及列宁格勒号。
二、拒美来华,只为实现梦想
但是好景不长,前苏联包括乌克兰在军事方面的发展都有上限,包括经济方面,受到他国的压制,发展得相当缓慢,一些顶尖人才面临着流失,巴比奇也不例外。在美国人眼中,巴比奇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毕竟正是依靠巴比奇制造的船只,才让前苏联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与美国对抗,巴比奇不仅擅长制造航母战舰,对于其他军事装备也颇有研究,只是在航母方面更加出名罢了,如此全能人才,美国人心动也不足为奇。
美国人曾给予巴比奇高度评价,认为前苏联的海上军事力量,至少有一半是巴比奇的功劳,在巴比奇因为自己国家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发展不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时,美国人顺水推舟,给他开出了非常丰厚的条件,包括在美国相关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及国家级的荣誉,还有年薪百万,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年薪百万可是许多人不敢奢求的一笔巨款。
但是面对美国人给出的条件,巴比奇并没有答应,而是选择来到我国完成他的梦想。之所以选择我国,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没有能力,想要停止对瓦良格号航母的建设。为了挽回国内经济,想要出售这艘战舰,然而完成这艘战舰一直是巴比奇的心愿,面对此情此景,他也无可奈何。我国商人徐增平却以个人的名义,花费了数千万美元,买下了这艘战舰,想要为我国的海军力量建设添砖加瓦。
不过美国人却从中作梗,甚至还对乌克兰施压,拆除了瓦格良号上的所有武器,在这艘战舰好不容易到达我国大连后,为了修补完善这艘战舰,我国启动了“双引工程”。在世界范围内引进相关人才,还设置了“友谊奖”,来提高国外专家来华工作的积极性,巴比奇听闻这一消息后,拒绝了美国邀请,毫不犹豫选择来到我国,继续建造瓦良格号。
结语:
“枕戈待旦,秣马厉兵”,巴比奇来到我国,不仅仅是继续建设瓦良格号,也是欣赏国人的智慧,我国那时正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国内的专家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国防,营造出的工作氛围也深受巴比奇喜欢,巴比奇的到来不仅给我国相关专家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让辽宁舰航母拥有了实际作战的能力,甚至还进入学校,为热爱祖国的孩子,教授专业领域的知识,是我国海军建设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之一。
参考资料:
《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晋书-刘琨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