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承制的八集系列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正在热播。关于日本A(甲)级战犯的“东京审判”,史料、影像已经深入人心。而对BC(乙丙)级战犯的“亚太战争审判”,不仅研究寥寥,也少人知晓。纪录片首次挖掘出亚太战争审判的一手材料,有历史学者形容,这几乎是一次“拍摄与研究同步进行”的历程。对这段历史全景式的呈现,在全球范围尚属首次。而纪录片呈现内容的背后,还有许多来不及言说的故事、许多执着追寻的人,值得今天的人们思考更多。“你早该来找我了!”“没有。”“没有。”“可能没有。”这是筹备前期,摄制组最大的烦恼。史料极其有限,一手影像基本没有,亲历者线索基本没有。几位编导拜访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教授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内容那么少,你们能成片吗?”
纪录片海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决策者没有犹豫,就给了一个字:干。于是,几人的小团队,开始了跨越4个大洲、走遍13个国家和地区、探访29所档案馆、行程公里的寻访和拍摄。“每一次采访请求,都像一次小型外交。”总导演陈亦楠如此形容。二战后,八个同盟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相继成立了50多个BC级战争犯罪法庭,包括中国、美国、英国、菲律宾、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它们和“东京审判”一起,完整地构成了同盟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犯审判图景,史称“亚太战争审判”。岁月如白驹过隙,时至今日,这部历史,各个国家的人自己都知之甚少。许多资料,静静躺在各自的档案馆70年间无人翻阅,直到摄制组的到来;许多90多岁的亲历者,首次在镜头前吐露经历。导演朱雯佳回忆起最初的一筹莫展。她负责摄制东南亚的部分,研究BC级战犯审判的专家本就不多,专注于东南亚的更是屈指可数,而要找到东南亚大屠杀的亲历者及后人更是难上加难。直到转机出现。东京审判研究专家王选说,刚好有一位研究新加坡大屠杀的专家拜访她,是个新加坡华人,叫林少彬。联系上林少彬后,对方告诉朱雯佳,他的祖父当时和几个有志之士一起办了马来半岛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大众报》,便被日军以抗日的名义残酷杀害,遇害时才30岁出头。正是祖父的事件,促使他开始了漫长的研究和资料查证,从马来西亚大屠杀到新加坡肃清大屠杀,他决心一查到底。凑巧的是,朱雯佳此前在网上查到,日本琉球大学名誉教授高岛伸欣从年至今,每年都要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做调查,寻找二战中东南亚受害者的资料,祭拜当地的屠杀纪念碑和死难者墓碑,40多年几乎踏遍了马来半岛。想采访这位日本教授,却苦于找不到联系方式。谁料,和林少彬说起后,他笑了,“你早该来找我了,我刚刚同高岛教授发了邮件!我们一直在联络。”
审判亚太战争BC级战犯的中国沈阳法庭现场。
寻访东南亚的审判,由此打开门路。编导王静雯负责挖掘英国“地狱航船”里斯本丸的故事。为找到相关人物,她发了12封邮件,如同石沉大海。本已不抱希望,没想到最后一封邮件发送的两天后,等到了一封回信。里斯本丸研究专家、英国退伍少校布莱恩·费恩祺在信中说:你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初衷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