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倒帝国的最后一顶王冠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

点击上方“黍絫野史”即可以订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欣赏更多高清模型照片“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已受到莫斯科日益加强的控制。”——温斯顿·丘吉尔年3月5日,时任联合王国首相的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当时的人们没有人会想到,铁幕(IronCurtain)这一虚构的地缘政治及文学概念会自此开始,一直延续到年。而在漫长的冷战中,整个世界窥探铁幕之后那个神秘红色帝国的唯一手段,似乎也只是索尔仁尼琴颇具主观色彩的《古拉格群岛》。以至于帝国在年代走向不可逆转的崩溃时,没人会想到这一切竟来的这么快,包括当时驻扎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为“苏联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号”入役做最后准备的海军将士们。不久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红色帝国便在叶林钦慷慨激昂的演说中走到了尽头。而我们的故事,从这里才刚刚开始。压倒帝国的最后一顶王冠: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来自总统的电报年8月24日,即亚纳耶夫,克留奇科夫和亚佐夫等苏联保守派势力发生旨在挽救苏联的“8·19事变”5天后,乌克兰议会最高苏维埃宣布将在年底举行独立公决,为乌克兰脱离苏联做好准备。同年11月18日,时任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克拉夫丘克,向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港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发去一份电报,内容是大意为“库兹涅佐夫号”在乌克兰建造且部署于乌克兰,也应当属于乌克兰。他要求在乌克兰举行独立公决前,“库兹涅佐夫号”不得离开塞瓦斯托波尔。这份电报看似是克拉夫丘克在打航空母舰的主意,实则是就黑海舰队的归属投石问路。黑海舰队是前苏联四大舰队之一,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更是苏联综合技术能力最强的造船企业。对新兴的乌克兰而言,若能继承这支舰队,不仅能提高自身实力,还能够在苏联解体后新世界秩序建立的过程中为本国争取最大的利益。乌克兰的意图是先下手为强,拿“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作筹码,逼俄罗斯在黑海舰队问题上妥协。然而,在库舰上服役的水兵,包括舰长亚雷金上校大多数为俄罗斯族水兵且此前服役于北方舰队。在亚雷金向官兵宣读克拉夫丘克的电报后,以卡尼舍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族官兵谴责这一“窃取苏维埃财产的可耻行径”。虽然舰上的乌克兰士兵表达了关于舰艇移防北方舰队可能遇到的维修保养问题,但显然他们的声音在当时的民族主义环境下,根本不会有人听得进去。克拉夫丘克的电报传回莫斯科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11月20日,北方舰队司令员格罗莫夫上将给亚雷金发来秘电表示:“今天,我将派北方舰队副司令乌斯基缅科中将来克里米亚,处理电报事件。”这意味着围绕“库兹涅佐夫号”的争夺进入到了高潮阶段。就在几天前,“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在飓风天气下进入塞瓦斯托波尔军港时,把防波堤撞毁。因此,于是包括“库”舰在内的舰艇纷纷锚泊在港外的锚地,这也为之后的逃离活动准备了条件。有惊无险: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21日夜间,由北方舰队赶来的乌斯基缅科中将乘小艇登上“库”舰。在全体军人大会上,乌斯基缅科下令航母立即起锚,奔赴北方舰队驻地,莫尔斯克港。舰长表示:“舰上只有三分之一的官兵,其他人还在陆上,能否等天亮将岸上舰员接回再走?”乌斯基缅科说:“没关系!没有他们,我们照样能完成任务。”接着,他又说道:“让他们坐火车赶我们吧。我们必须立即行动!”从乌斯基缅科的口气里,听得出这个命令不是他本人或格罗莫夫下达的,而是出自当时仍然在职的前苏联海军总司令切尔纳温(俄罗斯族)之口。很显然,莫斯科已经给“库兹涅佐夫号”的逃亡计划背书了。21日23时40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未向塞瓦斯托波尔港务局发出任何信号的情况下,离开锚地悄悄向区隔地中海和黑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驶去。而北方舰队司令员格罗莫夫已和黑海舰队司令员伊格里·卡萨托诺夫(也是俄罗斯族)打好招呼,卡萨托诺夫提前将救援拖船派到海峡附近,确保航母顺利通过。“库兹涅佐夫号”全程采取30节最高航速,到22日黎明时分,航母就开到海峡入口处,并与黑海舰队的“矿工”号拖船会合。根据年生效的《蒙特勒公约》,一旦有航母经过海峡,前苏联驻土耳其外交官必须先向土政府递交通过海峡的申请书。但这一次“库兹涅佐夫号”的行程是“秘密逃亡”,没有履行相关手续,所以舰上官兵心里直打鼓,就连坐镇指挥的乌斯基缅科中将也心虚地命令航母减速到20节。也许是冷战气氛大为缓和,土耳其居然对“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擅自穿越海峡没有采取任何动作。公海对峙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心想松一口气的“库”舰却刚好碰上了正在进行研习的北约航母战斗群。于是北约顺水推舟来了一次高拟真度的航母攻击研习。美军航母出动了6架F-14雄猫战斗机和8架A-6入侵者攻击机,先后以超低空掠过“库”舰上空,随后在距“库”舰约10海里的海面上,以“库”舰为参照物投放了训练用炸弹。虽然美苏双方为避免发生海上意外在年签订了《防止海上意外协定》,但类似打擦边球的举动还是时有发生。对于美国特混编队来说,库兹涅佐夫号的雷达信号特征,螺旋桨噪声特征,乃至舰体的设计细节,都是十分有价值的数据,而没有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库兹涅佐夫却毫无反制手段。针对美方挑衅,“库”号发出战斗警报,两架卡-27PS反潜直升机升空护航。这时,奉命前来迎接的北方舰队护卫舰及时赶到,将美国机群赶走,还把美国直升机布设的主动式声呐浮标全部没收,苏联护卫舰也全速向美国航母驶去。如此,美国舰队的侦察行动才告一段落。就这样,“库”号在护卫舰的掩护下平安到达科拉半岛。经过漫长而刺激的27个昼夜,库兹涅佐夫号终于开进北莫尔斯克的维佳耶锚地。年12月21日,库兹涅佐夫号正式入役俄罗斯实力最强的北方舰队。库尼涅佐夫海军元帅号技术参数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飞行甲板全长.45米水线全长米飞行甲板全宽71.95米水线全宽33.4米标准吃水9.76米动力系统:蒸汽锅炉x8总功率MW2x37MW汽轮机最高航速:32节续航里程:km

18节舰艇数据舰载机及武器系统Ka-27直升机x24Su-33战斗机x18Su-25UTGx5Mig-29K(未来)AK近防炮x8“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x8P-Granit超远程反舰导弹xK95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x4x6x8RBU-DAV-1反潜火箭x2“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MR-“顶板”三坐标搜索雷达MR-R“双支撑”对海照射雷达“蛋糕台”空中战术导航雷达乏善可陈俄罗斯海军服役的日子经过漫长的建造和紧张刺激的归属权争夺,“库兹涅佐夫”号终于年12月中旬抵达北方舰队驻地摩尔曼斯克,开始服役。然而,她本应该带去荣光的红色帝国在年12月25日,走完了自己短暂但富有争议的69年生命。伴随着克里姆林宫降下的镰刀斧头红旗,“库兹涅佐夫”号上也升起了久违的俄罗斯海军军旗及舰首旗。可惜等待她的是二十几年乏善可陈的生活。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开始痛苦的转型,军工行业赖以生存的国家订单大幅减少。进入服役后,“库兹涅佐夫”号直到年才接收了第一批正式的舰载机。此后的两年内,由于动力系统故障,“库”舰很少远航,成为了一座浮动机场。直到年底,她才进行了自己的第一次远洋战斗值班,被部署到地中海达百日以上。但谁会想到,她的下一次远航竟然是十年之后。年底由于动力系统缺陷,带有先天心脏病的“库兹涅佐夫”号进入摩尔曼斯克的海军船坞,等待。。。维修。。。的。。。经费。但维修工作并没有能够彻底进行。到年11月3日,她恢复了形式上的服役,但似乎还是有严重的动力系统问题。唯一参与的行动就是年对“库尔斯克”号的救援。年,在船坞中维修的“库兹涅佐夫”号发生火灾,造成21人死亡。而在结束维修之后的试航中再次遭遇大火,所幸损坏不大。在年底至年初,库兹涅佐夫号出海进行了检查与训练,年10月,年9月它参加了俄罗斯海军在大西洋上的舰队演习。在年的演习中,它搭载的一架Su-33战斗机发生了一起事故,并从航母上坠入大西洋米的海底,为了保护其国家机密不外泄,俄军方不得不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年9月27日,发布本舰将于年底归建北方舰队,并加装一系列现代化升级,修正许多技术问题,俄国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马索林上将,下令维修完成后拨交一批Su-33战斗机到舰上。此后的几年中,“库”舰总算是实现了全战斗力战斗值班。与石油价格一道,捍卫着俄罗斯的海外利益。值得一提的是,“库”舰曾多次部署到叙利亚附近的地中海海域,体现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存在。年6月6日,据俄罗斯多家传媒报导,俄罗斯海军现役的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进入摩尔曼斯克州的第82修船厂(SRZ-82)中的PD-50号浮船坞进行维修。虽然军方并没有透露维修的时间和工作量,但外界普遍认为,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5.9万吨的巨舰将接受至少两到三年的大修。下一次再见到“库”舰远航的身影,应该已经是年之后的事了。设计哲学.5型航母的前世今生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俄罗斯海军由于缺乏二战中海空综合战的实战经验,并且信奉核潜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忽视航空母舰的开发。特别是苏联人还认为航空母舰是“进攻性武器”,对苏联的国际形象有不良影响。(然后年开开心心的把几百两坦克开进了布拉格。。。)。直到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海军的极端被动以及戈尔什科夫等海军开明将领的奔走,苏联才开始了意兴阑珊的航空母舰探索。与美国定位航母为“载机平台”不同。苏联定义航母为“重型载机巡洋舰”,也就是说“载机”只是巡洋舰的一个附属功能而已。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苏联的三级航空母舰,“莫斯科”级,“基辅”级和.5型(即“库兹涅佐夫”号及中国“辽宁”号)上,我们都能够看到近乎变态的、射程达到数百公里的超远程反舰导弹和齐全的防空、反潜设备。但载机数量和起降作业性能等指标则非常差劲。直到.5型,虽然使用了全通甲板,但还是在舰首的甲板之下设置了12具P-导弹的发射井(射程达到惊人的公里。。。)过于巨大的岛式结构、被导弹挤占的机库和没有研制出来的蒸汽弹射器是“库”舰设计中最大的三个缺陷。但是历史却没有给红海军留下改进的时间,便匆匆地把红色帝国送进了时间的滚滚红尘中。我个人对苏联解体的一些思考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很明显是一门显学。所有的主流学派都认为是苏联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和自不量力的军备竞赛导致了苏联最后的崩溃。但如果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那为什么同样采用了高度集权模式并有着长期穷兵黩武的军事贵族思想的日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却没有因为这两个原因而崩溃呢?而且说苏联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是自不量力这本身就有失偏颇。二战结束之后,苏联无论工业能力和科技水平,都并不显著落后于美国,两者都从欧洲腹地吸收了大量的科学人才。在之后的科技竞赛中二者也是互有胜负,苏联在空间技术上占据优势,而美国则在原子能和计算机领域占据上风。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苏联从70年代末开始越来越力不从心呢?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另一个因素就藏在丘吉尔的《和平砥柱》演说中。位于布达佩斯的铁幕纪念碑所谓铁幕,并不仅仅是一道军事对峙的屏障。由于苏联早年有关于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不快记忆(当时的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成员也出兵过西伯利亚),苏联长期以来都选择了一条对外封闭的道路。以至于二战之后,苏联与除中国外(60年代后这条联系也没有了,而且事后发生在中亚的许多故事也证明于中国交恶的确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的世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均没有成规模的贸易、文化和技术交流。虽然苏联自身加上数十个卫星国组成的地缘政治环境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让这一体系维持下去。但相比所谓的“西方国家”之间庞大的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苏联的体系就显得单薄的多了。而由此导致苏联内部缺乏竞争,工业界活力低下。久而久之甚至连文学、音乐这些领域也因为长期的闭门造车而逐渐丧失了活力。所谓的社会经济失衡,其实只是活力丧失、效率降低的一个结果。举例,美国在制造F16战斗机的过程中,有多个重要子系统是欧洲国家负责的,而日本三菱公司也提供了大面积金属蒙皮一体成型的关键技术,所以美国在F16的研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远小于苏联在研制Mig29和Su27时遇到的种种障碍。并不是因为美国的科研实力在这一领域就绝对凌驾于苏联,而是因为美国选择了一条效率最高的道路:整合所有可用的现成资源。同样的问题几乎渗透到了苏联的每一个角落,以至于在苏联国内也形成了这种宗藩林立,互不来往的文化。朝鲜如今奉行的决定封闭式自给自足的“主体思想”也不过是苏联这种锁国政策的一个翻版罢了。很多人会问,这问题与我何干?大家不妨看看如今中国民族主义抬头的趋势有多么明显。作为实际上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在过去30年中经历经济、文化上的飞跃式进步,客观来说,并不是我们文明本身的能动性导致的。而是重新开放的我们非常迅速的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富有活力的文化。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精力发展军工和半导体等关键行业来增强战略安全,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挑起民族主义,部分地关上已经打开的国门,我想真的会后患无穷。更有甚者在国内媒体宣传俄罗斯人怀念苏联,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找一些俄罗斯朋友,一问便知。模型制作Kit选择苏俄主题的模型选择并不多,除了小号手之外就基本只有俄罗斯的Zvezda了,而Zvezda又很少推出大比例船模,因此我选择了小号手的1:“库兹涅佐夫”号。全长75cm,零件数量除去舰载机片。。。这是一个比较老的Kit,退出于年,现已停产,所以塑料老化比较严重,小部件非常脆弱,很容易折断,需要格外小心。Fitting的问题也很多,需要很多Sanding。总体来说是一件中级难度的Kit,需要一些经验才能够比较流畅的组装。第一步安装舰体水线以下部分和升降机结构。水线以下部分和主舰体的粘合问题很大,需要很长时间的sanding才能除去突起,需要一定的耐心还有耐力。。。大比例模型真的是一件体力活。舰首球鼻结构开模较差,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putty填充才能够实现比较好的接合。舰体的甲板部分依然需要很多打磨才能够紧密接合,还是一件体力活。安装甲板之后把甲板上需要安装的小型设备一并拼装,便于上色。1为了模拟甚高频天线的自然下垂,需要对天线部件进行少许加热并bend。2小部件粘到双面胶上进行固定才能进行喷色3舰岛结构的拼装很容易,但是masking非常繁复。。。之后就是Masking结束后主色DarkGrey的喷涂了,无它,唯用量大尔。消耗了至少30ml的颜料才把整个模型喷出来个大体的样子。防空导弹发射井附近上色会比较麻烦,需要自己剪出对应形状的纸片进行Masking,喷涂之后还需要用笔勾勒比较清晰的边缘。飞行甲板需要使用DarkGrey和Black进行混合的颜色来喷涂。喷涂完成的甲板,舰岛和水线以下部分。之后就是一些小型设备的拼装了,菲涅尔光学助降系统,充气式救生筏和吊车。这个Kit最痛苦的部分就是甲板上各种标志线的喷涂了。。。本来应该使用Decal完成的,但是不知道是因为老化还是有划痕的原因,所有的Decal都碎裂成了小片无法使用,无奈只能使用masking+喷涂的办法,足足花了三天才完全搞定。画龙点睛之笔!舰载机及甲板设备~我的舰载机Package选择了7架Su-33,3架Ka-27,2架Mig-29及3架Su-25UTG。从别家模型商店入手了一套甲板设备kit,包括飞机拖车,弹药拖车,消防车以及叉车等小部件,确实让整个模型增色不少。黍絫野史讲故事,做模型,且听小生娓娓道来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erzibiganga.com/ddts/3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