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沿革第四十七期

北京痤疮医院那里好 http://m.39.net/news/a_9320986.html

新乔治亚群岛登陆战役

(一)美军在占领拉塞尔群岛之后为下一步夺取新乔治亚岛,不断组织对日军机场、港口的空袭和补给运输线的攻击及布雷,在这些行动中美军发现日军在伦多瓦岛的防御相当薄弱,而伦多瓦岛北面距离新乔治亚岛西南仅九千米,如果在伦多瓦岛上建立火炮阵地的话所发射的炮火不仅可以非常有效地掩护登陆作战,而且远程炮火甚至可以打到蒙达机场。对于即将在新乔治亚岛的登陆作用很大,因此哈尔西决定首先攻占伦多瓦岛,并责成第三两栖作战部队司令特纳少将具体指挥。岛上日军仅有陆军第二二九步兵联队的第七中队人和海军守备分队人,美军投入第三两栖部队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共人,由1艘登陆舰艇、8艘驱逐舰、24艘鱼雷艇和5艘辅助船只组成登陆编队,另有梅里尔海军少将指挥的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将在登陆发起前炮击肖特兰岛,牵制吸引日军注意并担当海上警戒。美军还出动布雷舰在伦多瓦岛以东海域布设雷区,以阻止日军可能的增援。就在哈尔西抓紧进行战役准备时盟军设在布干维尔岛上由澳大利亚陆军上尉唐纳德·肯尼迪指挥的海岸监视哨报告日军正在加紧向新乔治亚岛运送部队和物资,而且还在蒙达角以西约七千米处加紧修建机场,一旦这个新机场建成将严重威胁美军即将开始的登陆作战,鉴于这些情况时哈尔西决定提前发起进攻。

(二)新乔治亚群岛位于所罗门群岛中部,是日军南太平洋主要海空基地新不列颠岛的屏障,守岛日军为东南方面舰队(司令为草鹿任一海军中将),下辖陆军东南支队和海军第8联合特别陆战队。共1.4万人,拥有飞机架、作战舰只17艘,主要部署在新乔治亚岛的蒙达机场周围和科隆班加拉岛。美军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后积极准备攻占该群岛,企图为进军拉包尔建立前进基地。登陆行动由美军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海军上将指挥,参战部队包括陆军.2万人、海军陆战队人,各型舰只14艘、飞机架。战役过程中双方舰艇曾进行库拉湾海战(7月6日)、科隆班加拉海战(7月1日)、维拉湾海战(8月6日)、维拉拉维拉海战(10月6—7日),日军损失较大。此役历时个多月里美军伤亡人,损失主要作战舰只8艘、飞机架;日军伤亡余人,损失作战舰只17艘、飞机余架。美军占领新乔治亚群岛为尔后发展进攻建立前进基地,战役中所采用的越岛进攻战术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全面反攻提供成功经验。6月29日美军登陆编队从瓜达尔卡纳尔岛出发,当日深夜登陆编队驶入伦多瓦岛和新乔治亚岛之间的布兰奇水道,次日凌晨美军派出快速运输船和扫雷艇各1艘运载 六九步兵团的两个连在布兰奇水道中的两个珊瑚礁登陆以控制水道。

(三)日出后美军 步兵团开始换乘登陆艇,向伦多瓦岛发起冲击。日军部署在蒙达角的岸炮部队最初以为美军是要进攻蒙达机场,准备等美军编队再靠近一些后才开火,直到美军换乘完毕并开始冲击才搞清美军企图,这时才匆忙开始射击。美军驱逐舰立即开火,压制日军岸炮,掩护登陆部队向海岸冲击。“格温”号驱逐舰在炮战中后甲板中弹后机舱受损,只好后撤至运输船停泊区,但美军其他驱逐舰很快将日军炮火压制下去,步兵 团在舰炮有力支援下顺利登陆。由于伦多瓦岛上的日军兵力单薄又没有火炮,根本不是登陆美军的对手,大部很快被歼灭,伦多瓦岛也随即被美军占领。考虑到伦多瓦岛距离日军布干维尔岛机场只不过二十分钟的飞机航程,美军预计登陆开始后不久就会遭到空袭,所以特意从瓜岛派来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但出乎意料的是日军却没有出动飞机,原来日军已将布干维尔岛上的飞机全数撤往拉包尔,所以直到中午前后才有27架飞机前来。但遭到美军飞机拦截,大多被击落,没有给登陆部队造成损失。15时美军登陆编队将所有物资卸载完毕,便在16架战斗机的掩护下起锚返航。半小时后日军25架鱼雷机和24架战斗机向编队发动攻击,美军战斗机全力拦截,但还是有多架日机突破拦截对编队进行攻击。

(四)特纳的旗舰“麦考利”号运输船被击中因机舱和货舱进水而失去机动能力,特纳和指挥部人员转移到“法伦荷尔特”号驱逐舰,“麦考利”的船员大部分被接到“利布拉”号运输船上,并由“利布拉”号拖带继续航行,日军损失17架飞机。17时日军8架飞机再次来袭,被击落4架,没有取得战果。天黑后美军鱼雷艇部队将“麦考利”号误为日舰,将其击沉。日军意识到伦多瓦岛对于新乔治亚岛防御的重要性,多次从拉包尔出动飞机对岛上进行空袭,并派“夕张”号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对岛上美军阵地进行炮击,但美军仍按照计划于7月1日建立起火炮阵地,并开始对蒙达机场实施炮击。7月2日伦多瓦岛上的美军开始进攻,相继占领蒙达角以东的罗维亚纳珊瑚礁和蒙达角东南的安巴安巴珊瑚礁,并在蒙达角东部的赞纳纳地区登陆。7月日哈尔西命令安斯沃斯指挥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掩护7艘快速运输船运载着名地面部队在蒙达以北的赖斯湾登陆,未遇抵抗。安斯沃斯编队于4日午夜驶抵赖斯湾,经过舰炮火力准备,登陆部队便乘着夜色开始冲击,天亮后登陆部队就已全部上岸。鉴于美军连续在蒙达地区实施登陆,并对蒙达机场形成夹击之势,新乔治亚岛守军急需支援。拉包尔的日军陆海军 指挥官第八方面军司令今村均陆军大将和东南舰队司令草鹿任一中将经过协商,决定从布干维尔岛等地抽调名陆军,由海军用驱逐舰分批送到科隆班加拉岛,然后再用小型舟艇转运至蒙达。

(五)7月4日晚18时40分金冈国三海军大佐率领“长月”号、“皋月”号、“新月”号和“夕风”号驱逐舰运载多名陆军和15艘摩托艇从布因启航,经希瓦泽尔岛、科隆班加拉岛东岸于5日凌晨驶入库拉湾,不久即发现左侧万米距离之外有炮火闪光,这是美军安斯沃斯编队正在进行对岸火力准备。日军见美军编队占有较大优势不敢展开对战,便乘夜暗接近至米距离实施鱼雷偷袭,“长月”号发射六条鱼雷,“新月”号和“夕风”各发射四条鱼雷,然后立即掉头返航,于5日8时许安全回到布因。美舰雷达刚发现西北方向出现可疑目标,日舰发射的鱼雷就已经悄然临头。“斯特朗”号驱逐舰被击中一条鱼雷,机舱进水后舰体右倾,迅即失去航行能力,仅半小时后就沉入海中。安斯沃斯派出2艘驱逐舰前来救援,遭到日军岸炮的射击,这2艘驱逐舰随即兵分两路,1艘压制日军岸炮掩护救援,1艘靠近“斯特朗”号接下名舰员。安斯沃斯编队仍按照原定计划为登陆部队提供舰炮火力准备,并炮击附近的巴洛科和韦拉两地的日军阵地,随后经新乔治亚海峡返回图拉吉港。尽管日军增援编队实施的鱼雷偷袭得手,击沉美军1艘驱逐舰,但运送增援部队的任务却没有完成。而美军7月5日凌晨在赖斯湾登陆,蒙达机场的局势进一步恶化,迫切需要增援,因此日军于5日上午再次组织增援编队前送援军。第三驱逐舰战队司令秋山辉男海军少将亲自指挥10艘驱逐舰运送名陆军和吨补给品,于5日中午从布因出发,在肖特兰岛稍事停留,19时0分从肖特兰岛出发。

(六)增援编队分为三部分: 运输队由“望月”号、“三日月”号和“滨风”号艘驱逐舰组成;第二运输队由“天雾”号、“初雪”号、“长月”号和“皋月”号4艘驱逐舰组成;掩护队由“新月”号、“凉风”号和“谷风”号艘驱逐舰组成,其中“长月”号、“皋月”号和“新月”号刚结束4日的运输,当天下午从布因驶往肖特兰岛加入此次增援编队。日军的增援编队刚一出海就被盟军的海岸监视哨发现,根据海岸监视哨的报告的哈尔西立即命令刚返回图拉吉港的安斯沃斯编队再次出海截击,安斯沃斯指挥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起锚出航,编队以29节的高速通过新乔治亚海峡驶往库拉湾。日军增援编队于5日24时许驶入库拉湾,秋山命令 运输队的艘驱逐舰继续前进直驶岸边卸载人员物资,第二运输船和掩护队则在库拉湾口展开担负警戒。6日1时45分秋山又命第二运输队驶往岸边卸载,而自己率领掩护队继续在库拉湾口进行警戒。1时美军编队也驶入库拉湾,并完成战斗准备,航速降至25节,搜索前进。1时40分美军凭借雷达发现日军掩护队,安斯沃斯便率领编队转向西北,以抢占有利阵位准备战斗。1时48分日军掩护队发现右前方出现可疑目标,秋山判断是美军编队,随即率掩护队将航速增至0节,并命令刚与掩护队分开的第二掩护队掉头向掩护队靠拢,准备集中兵力进行海战。

(七)1时57分美军编队与日军掩护队距离已缩短至米,安斯沃斯下令开炮,美舰火炮由雷达导引,射击相当准确。巡洋舰主炮的 次齐射就命中秋山的旗舰“新月”号,秋山少将当场被弹片击中要害身亡,“新月”号舵机失灵,只得退出战斗。“凉风”号前主炮中弹,机关炮的弹药箱起火,舰体多处被击穿。“谷风”号锚链舱中了一弹,幸未爆炸,粮食舱进水。美舰没有使用无焰火药,火炮炮口在射击时产生大量的火焰,在夜色中非常醒目,成为日舰理想的瞄准点。日舰虽然连连中弹但还未丧失战斗力,迅速发射鱼雷进行还击,“凉风”号和“谷风”号将鱼 中的所有十六条鱼雷全部射出。当时美军编队正以单纵队航行,“尼古拉斯”号和“奥邦农”号驱逐舰为前卫,“檀香山”号、“海伦娜”号和“圣路易斯”号巡洋舰居中,“勒金斯”号和“雷德福”号驱逐舰断后。队列中央的“海伦娜”号正是日舰瞄准的基点,先后被四条鱼雷击中,军舰前甲板被炸断,舰体大量进水。日舰“凉风”号和“谷风”号射完鱼雷后见美舰炮火既猛又准,深知如果进行炮战根本不是对手,遂果断施放烟雾向西北后撤。安斯沃斯失去这两个目标后又发现日军第二运输队正在驶来,便指挥编队进行转向机动,经过巧妙机动终于占领舰队海战最理想的“T”字横头阵位,使各舰均可发扬全部火力集中火力对第二运输队进行攻击。

(八)日军第二运输队航行在前面的“天雾”和“初雪”号遭到美舰集中攻击,由于位置不利只有前主炮能发挥作用,形势相当被动。“天雾”号连中四弹,“初雪”号也被三发炮弹命中,两舰不敢恋战,分别向左、向右转沿科隆班加拉岛海岸后撤。而跟在后面的“长月”号和“皋月”号见美舰火力相当猛烈,前面的两舰又已撤退,更不敢接战掉头后撤,直接驶往岸边卸载。这样一来四艘日舰有的转向借助海岸雷达杂波的掩护,有的后撤驶出美舰雷达有效范围。美舰雷达失去目标,安斯沃斯便命令“尼古拉斯”号和“奥邦农”号驱逐舰救援“海伦娜”号,其余军舰向东撤出战斗。“尼古拉斯”号和“奥邦农”号驱逐舰抵达“海伦娜”号附近时该舰已经开始下沉,除了舰首外大部分舰体已经沉入海中,舰员则在海面挣扎。“尼古拉斯”号和“奥邦农”号驱逐舰立即开始打捞落水舰员,不久两舰雷达发现西面有两个可疑目标逐渐接近。美舰正准备迎战,这两个目标又逐渐远去,这两个目标正是日军掩护队的“凉风”号和“谷风”号,两舰撤出战斗后重新装填鱼雷,再返回战场准备实施第二次攻击。此时美军编队主力已经撤离,而美军打捞落水的两艘驱逐舰因日舰雷达性能落后在夜暗中没能及时发现,日舰只得悻悻而返。日军第二运输队与美舰脱离接触后便迅速驶向岸边卸载人员和物资,“长月”号误入浅水海域而搁浅,尽管舰上运载的人员和物资由小艇分批驳运上岸但军舰却没能摆脱搁浅,“皋月”号拖带其离浅的努力也未成功,于天亮后被美军飞机击沉。

(九)“皋月”号和“初雪”号迅速卸下所载人员和物资,乘着天色未明立即起锚。为了尽快离开美军飞机的作战范围,两舰果断地从美军布有水雷的捷径布拉基特海峡后撤,幸而没有触雷安全回到布因。“天雾”号只卸下部分人员和物资,见天色将明担心天亮后遭到美机空袭便匆匆沿科隆班加拉岛海岸后撤,途经刚才的海战海域发现还有“新月”号的幸存者在海中挣扎便停车施救。而距离“新月”沉没地点仅1.2万米处就是美军“海伦娜”号沉没之处,美军正在进行救援作业的“尼古拉斯”号和“奥邦农”号驱逐舰发现“天雾”号后立即赶来迎战,“天雾”号随即发现美舰逼近,被迫停止施救并且战且走。双方以鱼雷和火炮相互攻击,由于双方都以高速航行,所发射的鱼雷均没命中。倒是美舰因有雷达导引,舰炮射击非常准确,接连击中“天雾”舰桥和上层建筑,“天雾”号不敢再战慌忙施放烟雾全速逃脱。日军 运输队“三日月”号和“滨风”号卸载完毕之后,冒着触雷的危险走捷径布拉基特海峡返航。“望月”号因在卸载作业中耽误时间,直到6日天亮后才开始返航,途中又与美军“尼古拉斯”号和“奥邦农”号驱逐舰相遇,双方又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混战。“望月”号被炮塔和鱼 被击伤,只得施放烟雾逃之夭夭。“尼古拉斯”号和“奥邦农”号驱逐舰见天色大亮后担心日机来袭,便留下4艘救生艇继续救助落水官兵,然后掉头返航。

(十)日军“新月”号和“长月”号2艘驱逐舰被击沉,另有5艘驱逐舰受伤,包括第三驱逐舰战队司令秋山在内00多人丧生。但有多陆军和90吨补给物资送到岸上,加强蒙达地区日军的力量,一定程度上缓解蒙达日军危急形势,基本完成预定目的。对于美军而言不但没能阻止日军的增援行动,还损失1艘万吨级的轻巡洋舰,是一次失利的海上阻援。尽管日军7月5日的增援行动基本获得成功,但蒙达地区的日军与进攻的美军相比仍处劣势,局势并不乐观。面对美军的巨大压力时区区名援军只是杯水车薪,没有多大作用。为了确保蒙达机场,日军决定继续运送增援部队和补给物资。日本海军第八舰队司令鲛岛具重海军少将为保证运输编队的航行安全,决定亲率巡洋舰编队伴随出航,加强运输编队的护航力量,并伺机消灭企图截击运输编队的美军舰艇,为以后的作战创造有利条件。7月9日19时日军编队从布因出航,此次编队由三部分组成,“鸟海”号和“川内”号巡洋舰为主队,“雪风”号、“夕暮”号、“谷风”号和“滨风”号4艘驱逐舰为警戒队,“皋月”号、“三日月”号和“松风”号艘驱逐舰为运输队,运送名陆军和85吨补给物资。日军编队进入库拉湾后鲛岛命运输队驶往科隆班加拉岛的韦拉港,卸下所搭载的人员和物资,自己率领主队和警戒队继续南下寻找美舰。一直行至新乔治亚岛西北的博利角附近海域仍未发现美军舰艇部队,鲛岛只得指挥编队炮击岸上的美军阵地,之后悻悻返航。

(十一)次日上午9时鲛岛编队顺利完成运输任务安全回到布因,由于此次运输顺利完成加之前线迫切需要增援,鲛岛回到布因后稍作休整就重新调整兵力,编组新的运输编队。这次运输编队由第二驱逐舰战队司令伊崎俊二海军少将指挥,分为两部分,警戒队由伊崎亲自率领,由“神通”号轻巡洋舰、“清波”号、“雪风”号、“滨风”号、“夕暮”号和“三日月”号5艘驱逐舰组成;运输队由金冈国三海军大佐指挥,编有“皋月”号、“水无月”号、“夕风”号和“松风”号4艘驱逐舰,运送第四十五步兵联队第二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共名官兵和20吨弹药。7月12日5时0分伊崎指挥警戒队从拉包尔启航,同日20时40分金冈指挥运输队从布因出海,盟军海岸监视哨随即发现日军编队并立即发出报告,哈尔西接到报告便电令安斯沃斯指挥所部前往截击。此时安斯沃斯编队已得到瑞安海军上校指挥的第十二驱逐舰大队的加强,共有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番号为第十八特混编队。安斯沃斯接到哈尔西的命令后于12日17时从图拉吉港出发,沿圣伊萨贝尔岛西岸北上,午夜前后斜穿新乔治亚海峡驶向韦苏韦苏角。1日0时美军夜航侦察机报告在编队西北二十六海里处(约合4.8万米)发现日军巡洋舰1艘、驱逐舰5艘,正以度航向、0节航速航行,侦察机报告非常准确,这正是日军的警戒队。

(十二)安斯沃斯立即下令编队从航行队形改为战斗队形,麦金纳尼海军上校指挥第二十一驱逐舰大队的“尼古拉斯”号、“奥邦农”号、“泰勒”号、“雷德福”号和“勒金斯”号5艘驱逐舰为前卫,安斯沃斯指挥第九巡洋舰分队“檀香山”号、“林德”号和“圣路易斯”号艘巡洋舰为本队,瑞安上校指挥第十二驱逐舰大队“塔波特”号、“布坎南”号、“格温”号、“莫里”号和“伍德沃斯”号5艘驱逐舰为后卫,各舰依次排成单纵队,以28节航速向西北搜索前进。1时零9分美军前卫5艘驱逐舰发射鱼雷,紧接着美军本队巡洋舰的主炮也开始射击,安斯沃斯以为己方军舰装有先进的雷达能够占有先机、但日军虽没装备高性能雷达,却装有可接受雷达脉冲的装置,因此更早就发现美舰,并根据美舰运动航向开始接敌、由于知道美舰航行方向,训练有素的日军早在1时零8分就用肉眼发现美舰,伊崎随即下令打开探照灯,开始鱼雷攻击和舰炮射击,这样实际上双方几乎是同时开火。日军“神通”号因为打开探照灯成为美舰集中射击的最理想目标,在极短时间里美舰就向其发射20发20毫米炮弹,加之美舰使用雷达指引火炮射击,又有夜航飞机在空中进行校正射击,射击非常准确。“神通”号接连中弹,仅锅炉舱就被命中十弹,又被美军驱逐舰所发射的一条鱼雷击中后机舱,机舱被彻底炸毁导致舵机失灵,旋即丧失机动能力。

(十三)日军“清波”号等5艘驱逐舰将发射管里的鱼雷全部射出后便掉头退出战斗,准备与美舰脱离接触后重新装填鱼雷,再杀个回马枪。美军“林德”号巡洋舰被日军驱逐舰所发射的鱼雷击中,无线电天线也被弹片炸断,阵亡28人并失去战斗能力,安斯沃斯命“雷德福”号和“勒金斯”号2艘驱逐舰护送其返航。瑞安上校指挥的后卫驱逐舰也赶来参战,发射的鱼雷却无一命中。美军夜航飞机报告日舰已高速向北撤退,安斯沃斯认为日军这是败逃,遂命麦金纳尼指挥前卫驱逐舰前去追击,此时麦金纳尼已有2艘驱逐舰护送“林德”号返航,只剩下艘驱逐舰。追击不久便发现已经无法航行的“神通”号,随即向其实施鱼雷和舰炮攻击。一条鱼雷命中“神通”号中部第二个烟囱下面舰体,顿时产生巨大爆炸,猛烈的爆炸几乎将军舰炸为两段,很快就沉入海底,包括伊崎少将在内的名舰员随舰沉没。麦金纳尼击沉“神通”号之后再没发现其他目标,他以为安斯沃斯已经返航便指挥所部向东经新乔治亚海峡返航。“檀香山”号和“圣路易斯”号经过紧急抢修控制伤势,都可维持12节至15节的航速,安斯沃斯只好下令返航。由于受伤的巡洋舰只能以12节至15节的航速航行,整个编队的速度就只能保持12节至15节,这样天亮前编队就无法驶出日军飞机的作战范围,为了防止日军飞机来袭的安斯沃斯急电瓜岛要求天亮后派出战斗机掩护。

(十四)果不出所料的是天亮后日军20架零式战斗机掩护18架鱼雷机前来攻击,幸亏美军战斗机已经到达,一番空战将日机击退,安斯沃斯编队才得以于1日下午安全返回图拉吉港。就在日军警戒队与美军编队激战之时日军运输队顺利驶入科隆班加拉岛的阿里耶尔锚地,卸下所运送的名陆军和20吨弹药,返航途中还一度抽出2艘驱逐舰前去救援“神通”号的落水官兵,但毫无所获。1日晨日军警戒队回到布因,中午日军运输队也平安回到布因,此次海战因交战海域在科隆班加拉岛东北又是在夜间,故史称科隆班加拉岛夜战。日军仅有1艘轻巡洋舰被击沉,运送任务顺利完成。而美军虽然兵力占优却遭到较大损失,有1艘驱逐舰被击沉,艘巡洋舰遭重创,其中“檀香山”号和“圣路易斯”号经过数月大修才重返战场,而“林德”号则直至战争结束也没能参战。美军失利的原因主要是战术指挥不当,首先是过于相信雷达优势,以为雷达是独有的法宝,殊不知日军已装备接受雷达脉冲的装置,失去先发制人的先机。其次又过于依仗主炮威力,企图在一万米距离以内凭借主炮口径与数量上的优势,再加上雷达指引的准确性一举击沉日舰,却轻视鱼雷攻击。没有组织舰炮与鱼雷的协同攻击,同时又忽视对日舰鱼雷攻击的防范,结果在日军采取的重新装填鱼雷二次攻击战术面前遭到沉重打击。

(十五)尽管海战中美军受挫,但并没有放松陆地上对蒙达机场的攻势。7月14日美军在蒙达机场附近的雷安纳地区实施登陆,形成对蒙达机场的围攻态势。尽管日军的输送行动接连取得成功,但这些战术上的小胜利却对整个战略战局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日军坚守的中所罗门群岛并不是对于整个战争进程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地区,本来就不应投入过多的兵力兵器。如今随着增援行动的一再得手,日军指挥部大受鼓舞,继续运送更多的人员和物资。而这些增援根本无法扭转中所罗门群岛的战局,反而将日军本来就不多的宝贵的人力物力消耗在并不重要的战役中,并在日军一旦决定放弃中所罗门群岛后给日军组织后撤带来更大的困难。战争的发展也证实日军此种增援的不明智与不理智,日军在争夺中所罗门群岛的战斗以及相关的增援与撤退行动中,所损失的飞机、舰艇、人员和物资是其在短时间里难以补充和恢复的,这也对日军下一阶段的作战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7月5日美军2个步兵团和陆战团部分兵力在莱斯湾登陆,形成对蒙达机场两面夹击态势,但由于日军顽抗、热带丛林以及雨季影响而进展缓慢,至8月5日才攻占该机场。海战的同时岛上的地面战也在激烈进行中,坚守蒙达机场的日军在佐佐木少将指挥下,早已将蒙达机场周围建设成被美军称为“蒙达硬骨头”的坚固防御体系。

(十六)火力点和工事全部是在珊瑚礁上深挖1.5米,再用水泥和木头垫高并加以巧妙伪装,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堡垒。日军凭借这些工事顽强抵抗美军的进攻,而此种抵抗是毫无战斗经验的美军第四十三步兵师所难以克服的,该师刚由新英格兰的国民警卫队改编而成,只经过数周的丛林战训练,面对日军的殊死抵抗时显得束手无策。而一旦夜幕降临日军的袭扰使得他们心惊胆战几乎崩溃,“战地神经症”患者竟然超过在战斗中负伤的人数。哈尔西不愿新乔治亚岛上的战斗演化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相持战而断然采取措施,在7月15日他指派陆军第十五军军长奥斯卡·格里斯沃尔德少将登上新乔治亚岛督战,并由经历过瓜岛战斗的约翰·霍奇少将接替赫斯特担任第四十三师师长指挥对蒙达机场的进攻。新乔治亚岛上的热带丛林比起瓜岛的丛林更茂密、更潮湿也更恶劣,对于美军而言 是一种磨难。美军第四十三步兵师的安东尼·库里斯上士随着他所在的连队在丛林中艰难行进十二小时才前进十一千米,他对这一经历有过极其生动的描写:“我们时而四肢着地翻过山梁,时而连滚带爬地滑下山坡。涉过无数条小溪,其中三条比较大的溪流是泅渡过去的,虽是热带丛林但溪水依然冰凉彻骨。

(十七)没完没了在荆棘丛中用砍刀劈路前进,连绵不断的淫雨、蚊虫叮咬,这一切没有尽头的折磨几乎达到人体所能忍受的极限。丛林的险恶以及沉重的单兵负荷、饥饿、干渴,还有不时射来的冷枪,每一天是怎样过来的连自己都说不清。晚上每个人都疲乏到了极点,根本没有警戒和设岗,在丛林中倒头就睡,嘴巴里还在喃喃说着上帝保佑就进入梦乡。日军认为经过7月1日的科隆班加拉岛海战后美军在所罗门群岛海域的水面舰艇部队已经遭受沉重打击,几乎没有可以出海作战的巡洋舰,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紧向所罗门群岛中部运送援军和物资,并在运送过程中伺机进一步打击美军舰艇部队。因此日军第八舰队于7月15日又编组一支作战编队,称为夜战部队。由西村祥治海军少将指挥,分为三部分,主队由“熊野”号和“铃谷”号2艘巡洋舰组成;驱逐舰战队由伊集院松治海军少将指挥,编有“川内”号巡洋舰、“皋月”号、“水无月”号、“雪风”号、“滨风”号、“清波”号和“夕暮”号6艘驱逐舰;运输队由安武史郎海军大佐指挥,由“三日月”号、“夕风”号和“松风”号艘驱逐舰组成。7月16日傍晚“初雪”号和“望月”号驱逐舰从拉包尔出航,17日晨7时驶抵布因港,分别靠上“水无月”号和“皋月”号将所运载的物资转到“水无月”号和“皋月”号上。当日军正在紧张进行物资转运作业时美军瓜岛航空队近架飞机大举来袭,日军立即起飞战斗机拦截。

(十八)就在双方战斗机空战正酣之时美军72架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避开日军战斗机拦截,对布因港内的日军舰船进行空袭,日军“初雪”等4艘驱逐舰正两两靠帮在一起无法进行机动,只能听任美机轰炸,结果“初雪”号被炸沉,“水无月”号和“皋月”号被炸伤。美机空袭之时日军夜战部队主力正在从拉包尔南下布因途中,日军东南舰队司令草鹿中将认为美军还会组织空袭,运送编队的兵力还需调整,便于8时45分下令运输行动暂时取消。西村遂率16日午夜出航的编队调头返航,于17日21时回到拉包尔。7月18日草鹿将“鸟海”号巡洋舰也编入主队,驱逐舰战队的“皋月”号因伤无法出海,另将刚刚修复17日空袭创伤的“水无月”号代替运输队的“夕风”号,同时下令次日各舰从各自驻泊港出发。7月19日各舰根据草鹿的命令各自起航,19时主队、驱逐舰战队和运输队在海上会合,一起驶向科隆班加拉岛,不久就被美军“卡特琳娜”夜航机发现。2时运输队与主队和驱逐舰战队分开,单独驶入韦拉湾,美军夜航机紧盯着运输队,一路跟踪并于午夜前后对其进行攻击,“水无月”号和“松风”号均被击伤。20日1时运输队抵达科隆班加拉岛锚地,卸下所运送的吨粮食和弹药、60桶燃油和名陆军便迅速返航。主队和驱逐舰战队与运输队分开后便驶向库拉湾寻找美军舰艇,至20日1时仍无发现,只得返航。

(十九)20日2时0分美军瓜岛航空队根据夜航机的报告派出6架TBF“复仇者”鱼雷攻击机挂载着重达一吨的重磅炸弹前来攻击,美机对日军主队和驱逐舰战队实施超低空轰炸,投弹高度只比军舰桅杆略高,故称“平桅轰炸”。这种轰炸方式命中率较高,“夕暮”号中弹,由于美军投下的是一吨重的重磅炸弹而威力极大,“夕暮”号当即被炸沉。西村命“清波”号驱逐舰搭救“夕暮”号的落水舰员,自己率其他军舰返航。随后美军又有5架鱼雷机和8架俯冲轰炸机飞来攻击,“熊野”号巡洋舰被击中一条鱼雷,航速大减。天亮后美军飞机第三次前来攻击,担负救援任务的“清波”号遭到B-25的集中攻击也被击沉,黄昏时分主队、驱逐舰战队及运输队的残余军舰陆续回到拉包尔。但是日舰的厄运并没有结束,入夜后美机借助明亮的月色夜袭拉包尔,使已经回港的军舰又有多艘受伤。7月2日时日军“雪风”号、“三日月”号和“滨风”号驱逐舰运载陆军第三十八师团的一个大队(人)从拉包尔出发,经韦拉拉韦拉岛和格农格岛之间的威尔逊海峡驶向科隆班加拉岛。19时0分遭到美军飞机的空袭,随后又遭到12艘鱼雷艇的攻击,日舰以火炮和鱼雷反击击沉1艘、击伤2艘鱼雷艇,日舰仅有轻微损伤。

(二十)21时0分日舰进入科隆班加拉岛亚利埃尔锚地,随即开始卸载。就在卸载作业即将结束前又发现美军飞机来袭,日舰为避免损失遂停止卸载开始返航。返航途中还是遭到美军飞机的鱼雷攻击,侥幸未受损失,于24日14时回到拉包尔。7月25日在新乔治亚岛上美军第四十三步兵师经过短暂休整,在新师长霍奇指挥下重新发起攻势,虽然日军拼死顽抗但美军用坦克、火焰喷射器、炸药包将日军从坚固的据点中赶出来,再以惨烈的白刃战将其消灭,就这样一步一步将日军逐渐压缩到蒙达机场附近的狭长地带。同日22时0分日军以“荻风”号、“岚”号和“时雨”号艘驱逐舰组成运输队运载名陆军、54吨粮食和18吨弹药从拉包尔出航,于27日0时许抵达圣伊萨贝尔岛西北部的瑞卡塔锚地,卸下所运送的人员和物资,接着再将一个步兵大队人和火炮连夜运到布因,艘驱逐舰完成这一任务后于28日16时安全返航出发港拉包尔。蒙达机场日军在美军猛烈攻势下处境越来越危急,迫切需要增援。为解前线部队的燃眉之急,日军于7月1日匆忙以“荻风”号、“岚”号和“时雨”号艘驱逐舰再次组成运输队,运载着54吨军需物品和76名海军,在“天雾”号驱逐舰的护卫下从拉包尔起航,于当晚午夜抵达布因。卸下所运送的人员和物资,再装上5吨补给品和名陆军随即从布因出发,驶往科隆班加拉岛。

(二十一)8月1日21时日军的2架侦察机在运输队航行前方的法喀森海峡发现美军艘鱼雷艇,立即对其实施攻击,战果不详。22时运输队航行至吉奏岛以东海域,与美军5艘鱼雷艇遭遇,担负掩护的“天雾”号立即出列迎战,掩护艘运载着人员和物资的驱逐舰驶往科隆班加拉岛的维布斯塔河口,顺利卸下所运载的人员和物资后返航。而“天雾”号在与鱼雷艇的战斗中击沉1艘鱼雷艇后也脱离接触,后与运输队在海上会合,于8月2日17时一起回到拉包尔。被击沉的PT-号鱼雷艇的艇长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他在鱼雷艇沉没前跳海逃生,在漆黑的海水里还救起一名部下,在海上漂泊四小时后获救。日军原计划将这批部队再用小型舟艇运到新乔治亚岛,但岛上战斗的发展非常迅速。美军于8月4日攻占蒙达机场,第十五军军长格里斯沃尔德在夺取机场后向哈尔西发出报捷电:“我军今天从日军手中夺取并全面占领蒙达,谨将它奉献给您!”一星期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就开始从蒙达机场起飞,而海军修建大队也在加紧进行机场扩建的工程,以便能够起降大型飞机。新乔治亚岛的日军虽在美军巨大压迫下放弃蒙达机场,但残部在佐佐木少将的指挥下退守蒙达西北的巴洛科港,继续负隅顽抗。

(二十二)而拉包尔日军第八方面军认为蒙达机场虽然失守,但只要牢牢控制巴洛科港以及科隆班加拉岛仍可对蒙达机场构成威胁,伺机还可以将机场夺回,因此决定一方面要求佐佐木继续坚守巴洛科港地区等待增援,另一方面从第六师团抽调部队迅速驰援。美军驻瓜岛水面舰艇部队指挥官威尔金森海军少将根据日军最近的活动情况判断日军仍将向新乔治亚岛继续派遣援军,只是因为在科隆班加拉岛夜战中艘巡洋舰均遭重创,手中已没有可以出海作战的巡洋舰,只好命令第十二驱逐舰分队指挥官穆斯布鲁格海军中校指挥第十二和第十五驱逐舰分队共6艘驱逐舰出海截击日军运输船队。而在此之前美军历来是将巡洋舰和驱逐舰混合编队,驱逐舰主要担负巡洋舰的警戒,通常不单独出动驱逐舰。而穆斯布鲁格对此很有看法,他一直渴望能像日军那样单独使用驱逐舰作战,并一直在进行单独使用驱逐舰的战术研究。此次能有这样在实战中一展身手检验自己战术理论的机会,当然非常兴奋,因此他欣然领命。出发前他召集6艘驱逐舰的舰长传达作战计划,他根据各舰武器装备情况将6艘驱逐舰分为两队,“邓拉普”号、“克雷文”号和“莫里”号艘鱼雷武器较强的驱逐舰为 队并由他亲自指挥,这艘驱逐舰装备座或4座四联装5毫米鱼雷发射管。

(二十三)而“兰格”号、“斯特勒特”号和“斯塔克”号艘火炮武器较强的驱逐舰为第二队,由第十五驱逐舰分队指挥官辛普森海军中校指挥,这艘驱逐舰只装备2座四联装5毫米鱼雷发射管,但却增加4门40毫米火炮。根据穆斯布鲁格的设想如果日军运输队是以驱逐舰组成的则由 队首先发起攻击,如果日军运输队是以小型舟艇组成的就由第二队首先攻击。就这样各舰舰长对作战方案都了然在胸。同日9时0分美军穆斯布鲁格率6艘驱逐舰从瓜岛图拉吉港起航,经拉塞尔群岛和新乔治亚岛以南驶往吉佐海峡。中午时分美军侦察机在布喀岛以北海域发现日军4艘驱逐舰正高速向南航行,可惜这一敌情通报穆斯布鲁格直到日落之后才收到,他立即推算日舰的航行航速,估计日舰将在午夜前后进入韦拉湾。22时0分美舰以15节航速通过吉佐海峡驶入韦拉湾,穆斯布鲁格下令改为战斗队形。 队在前,第二队在右后,相距米。各队均以单纵队航行,然后转为度航向,对瓦纳瓦纳岛和科隆班加拉岛之间的布拉基特海峡进行搜索。2时20分美舰又转为0度航向,沿科隆班加拉岛西海岸搜索前进。十分钟后穆斯布鲁格的旗舰“邓拉普”号雷达首先在西北十多海里(约合1.9万米)外发现日舰,穆斯布鲁格立即用报话机将敌情和作战方案通知各舰,随即率领 队左转,与目标进行相向运动以便实施鱼雷攻击。而第二队也跟着 队左转,仍在其右后航行。

(二十四)由于当天下午阴雨绵绵导致能见度很低,此时雨停云散,但夜空中没有月亮,海天漆黑一片。日军以为布拉基特海峡入口才是美军舰艇经常出没的危险海域,此地还比较安全,因此尚未进入战备状态,也没有加强了望。双方舰艇之间的距离只有四海里(约合米),日舰仍没发现。2时41分美军 队距日舰仅5米,穆斯布鲁格下令发射鱼雷,舰各发射八条鱼雷,然后迅速右转,成单横队向东撤退,脱离接触。因为美舰鱼雷发射管均装有消焰器,发射时没有火光,所以日军对此毫无察觉。2时42分日军了望隐约发现在科隆班加拉岛背景中似乎有黑影在移动,仔细辨认终于判断出是美军驱逐舰,有贺立即下令准备战斗。舰员正在手忙脚乱地进行鱼雷发射准备和火炮射击准备,了望发现急速弛来的鱼雷航迹(由于双方是在进行相向运动,美舰发射鱼雷时距离有5米,而鱼雷实际航行距离还不到米),日舰赶紧进行规避,但为时已晚。“荻风”号和“岚”号是左转时中雷,被击中的部位都是锅炉舱,随即起火爆炸。“江风”号是在右转时中雷,命中的部位是弹药舱,因此引发连锁爆炸,舰首也被炸飞,受伤更重。只有殿后的“时雨”号福星高照,美军发射的鱼雷因定深太深,从其舰体下面穿过而逃过一劫。“时雨”号向右急转,连射八条鱼雷后便施放烟雾向西北撤离,以便脱离战场重新装填鱼雷后再来杀个回马枪,“时雨”号射出的八条鱼雷因美舰高速撤离而无一命中。

(二十五)穆斯布鲁格率 队向东脱离时辛普森指挥第二队则转向西南疾进,以抢占海战中最有利的“T”字横头阵位。当占领有利阵位后第二队立即以毫米主炮猛烈开火,“斯塔克”号还发射四条鱼雷,“江风”号再次中雷,舰体折断,开始下沉。此时 队也转舵南行,从东北方向对日舰实施炮击,这样一来日舰陷入来自西南和东北两面的交叉火力。已经受伤的“荻风”号和“岚”号虽然还能以舰炮射击,但被美军猛烈集中的炮火打得晕头转向,根本搞不清美舰方向,只能向四周盲目射击。穆斯布鲁格见这情景知道2艘日舰已构不成多大威胁,便命令辛普森指挥第二队继续轰击这2艘日舰,自己率 队向西北航行,以截击日军可能的后续军舰,并防备日军的回马枪战术。果然不出所料的是日军“时雨”号不久便重新装填鱼雷后返回战场,准备实施再次攻击。就在这时“岚”号驱逐舰弹药舱中弹而发生大爆炸,“时雨”号舰长山上龟三郎海军少佐听到空中飞机的轰鸣,以为“岚”号是遭到空袭,自己继续前进也是凶多吉少,便调头返航。后与“川内”号巡洋舰会合,于次日回到拉包尔。美军第二队的攻击仍在持续,美舰不仅进行舰炮射击,还不时发射鱼雷,“岚”号又被六条鱼雷命中,很快沉没,而“荻风”号在“岚”号沉没前几分钟就已被美军炮火击沉。 队没有再发现其他日舰,而战场上也没有可以攻击的目标,穆斯布鲁格便与辛普森会合,于7日凌晨返航。

(二十六)此次海战在日军称为“维拉湾夜战”,美军则称为“维拉湾海战”,海战中美军参战军舰毫发无损,而4艘参战日舰艘被击沉,这艘驱逐舰都是刚服役不久的新舰,尤其是“荻风”号和“岚”号都只有两年舰龄。日舰上所运载的名陆军,人随舰沉入大海,只有百余人或游泳或乘救生艇登上附近的韦拉拉韦拉岛,可以说此次运输行动彻底失败。在以往的几次海战中无一不是双方互有损伤,即使是在美军取胜的战斗中美军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而此次海战中首开毫无损失而全胜的先例不仅单独使用驱逐舰的战术逐渐为美国海军所肯定和采纳,而且海战胜利的经验也成为以后作战的宝贵财富。综观此次海战中美军获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穆斯布鲁格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有合理划分部队并密切协同,还有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最重要的是临战指挥果断准确、战术灵活,从此后美军逐渐摸索到对付日军擅长的夜战的方法,掌握克敌制胜的策略。8月15日美军绕过日军坚固设防的科隆班加拉岛,在维拉拉维拉岛登陆。8月27日美军在阿伦德尔岛登陆,使科隆班加拉岛及其他小岛上的日军陷入孤立无援境地。9月28日起日军利用黑夜分批撤离守卫岛屿,10月9日美军全部占领新乔治亚群岛。此役历时个多月,美军伤亡余人,损失主要作战舰只8艘、飞机架;日军伤亡余人,损失作战舰只17艘、飞机余架。美军占领新乔治亚群岛为尔后发展进攻建立前进基地,战役中所采用的越岛进攻战术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全面反攻提供成功经验。

俾斯麦海海战

(一)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随后日本大举入侵荷属东印度,侵占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并构筑所谓的“ 国防圈”。12月末日军踏上菲律宾群岛,当地盟军节节败退。年的头三个月里日本海军和陆军在太平洋上所向披靡,在巩固占领成果后继续向西南太平洋深入挺进。日本的下一个目标是新几内亚,日军计划占领整个新几内亚,甚至登陆澳大利亚。年4月1日日军在自新几内亚西北的霍兰迪亚(现印度尼西亚东部港口城市查亚普拉)直到新几内亚东南的多处登陆点登陆时没有遭到任何实质性抵抗,日军的登陆代表着长期而艰苦的新几内亚战役开始,这场战役直到年7月才最终结束。英勇奋战的盟军遏制日军朝向巴布亚半岛西南海岸莫尔兹比港的进攻,并将之赶回半岛的东北部海岸。战争的转折点是年月,盟国陆基航空兵取得俾斯麦海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切断日军对新几内亚守军的补给,保证盟军在这一地区的最终胜利。年11月16日日军大本营调整南太平洋地区的作战部署,下令百武晴吉中将只剩一个空架子的第17军退守所罗门群岛,并组建安达二十三中将为总指挥的第18军防守新几内亚,在抵达腊包尔后安达中将立刻全力增强布纳周围的防御。11月17日驱逐舰运输队向新几内亚送来17支步兵增援单位,使布纳日军可用兵力达到人。

(二)尽管其中只有人状态健康且有能力作战,但日军充分利用防御的优势在据点周围掘壕固守,使得盟军花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才取得战斗的胜利。在这段时间内激烈的战斗和消耗使得充足的补给和增援至关重要,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让这一点对日军来说更为致命。盟军在攻克布纳后立刻毫不停歇的向位于布纳和戈纳之间的萨南那达进军,于1月5日对当地的日军发动全面进攻。1月6日根据盟国无线电情报部门的报告,盟军侦察飞机发现一支从腊包尔起航前往莱城港口的日军船队装载着第51步兵师团的增援兵力,盟军飞机持续攻击着这支船队,但未能达成拦截的目的。这支船队于1月9日在莱城靠岸,将名第51步兵师团的士兵和装备物资等运抵目的地,原本由5艘运输船和5艘驱逐舰组成的船队仅损失2艘运输船。这一运输行动的成功和相对可承受的损失鼓励腊包尔的日军司令部,使他们对下一次运输增援行动充满信心。事实上他们的信心确实被再度验证,1月中再度组织的运输船队在突破盟军的空中拦截后将第20步兵师团主力约1万余人运抵新几内亚,增援在巴布亚半岛东北海岸韦瓦克作战的日军。2月中旬后第41步兵师团一部也被运抵韦瓦克,对于日军而言这些成功的经验证明经过周密策划和组织护航的运输船队完全能够突破盟军的拦截。对此时新几内亚苦战的日军而言这无疑非常重要,他们已经被澳大利亚陆军和美军打的一路节节败退,急需增援的兵力和物资。

(三)当日军退守莱城和萨拉莫亚周围的防线后这一需求进一步增强,在这样的战场形势下新几内亚战役的转折点——俾斯麦海之战揭开序幕。位于腊包尔基地的日军第18军司令部决定继续向莱城和萨拉莫亚的守军运输增援兵力和物资,包括第51师团的6名士兵和大量燃油、弹药、武器、补给等,这支船队将于2月末完成出发准备,对于此时莱城的名日本守军而言这支增援力量和随船物资将极大的增强他们的实力。与此同时肯尼将军判断日军将再度组织一支运输船队,从新不列颠的腊包尔向新几内亚运送增援力量。第5航空队的空中侦察显示大量船只集结在腊包尔港口,同时新不列颠南部盖斯马塔机场上的日军航空兵也在进行出战准备。2月19日盟国无线电情报部门报告这支船队将于月初起航,破译的无线电情报和频繁的空中侦察让第5航空队随时掌握日军船队的动向,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指挥官威廉姆.加伦则敏锐的捕捉到其中的机会,建议肯尼将军集中盟军陆基航空兵力,对日军运输船队发动大规模的空袭。乔治·丘吉尔·肯尼将军完全赞成他的提议,并下令第5航空队于2月下旬起大量增加俾斯麦海域的侦察飞行。同时他下令手中的主要航空攻击兵力(尤其是P-8“闪电”双发战斗机和改装过的B-25攻舰型)飞越高耸的欧文.斯坦利山脉转场至新几内亚东海岸的机场,以避开变幻无常的高海拔气候影响。

(三)肯尼同样延迟对腊包尔的空袭,保证手中的航空攻击兵力在作战前夕齐装满员的状态。对盟军参谋们而言筹划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将盟国航空兵不同的机种合理的安排好次序和位置,包括美国陆航的B-17、B-24、B-25、A-20以及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布里斯托“英俊战士”攻舰型和“波弗特”双发鱼雷攻击机。在加伦的强烈要求下肯尼命令自己的副手恩尼斯.怀特海德准将组织航空兵进行大规模的针对性训练,在莫尔兹比港外nateara暗礁上搁浅的废弃船只“普鲁特”号成为盟军飞行员训练用的靶舰,由于采用实弹和高强度训练的危险性,两架飞机被他们在低空投下的炸弹炸伤,另一架在低空俯冲投弹时未能拉起,撞毁在废船的桅杆上。2月底时盟军气象部门报告月的最初几天里整个新几内亚北部将笼罩在恶劣天气中,同时南部将天气晴朗。肯尼将军和怀特海德准将在参谋会议上详细讨论日军运输船队可能的动向,两名经验丰富的将领 认定日军一定会在恶劣天气时起航,借助天气来隐藏他们的行踪。在对日军运输船队路线和盟军轰炸机作战半径之间做出比较后,他们决定最合适的攻击时间和地点将是月 个星期的任何一天早上10点左右在芬什港外海。2月28日晚由8艘运输船和8艘驱逐舰组成的运输船队自腊包尔起航前往莱城,日本海军和陆军的航空兵将为他们提供 限度的空中掩护,驱逐舰都为防空进行特别加强,而运输船上的海员都是执行过瓜岛战场运输任务的老兵。

(四)他们操作着运输船增设的防空炮位,将作为抵抗盟军空袭的第2道防线。日军将运输船和驱逐舰进行混编,以尽量平均分配防空火力,同时他们还计划对莫尔兹比港、米尔恩湾、布纳、瓦乌等地的盟军机场进行压制空袭。事实上这一计划不但没有实现,莱城机场反倒受到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压制空袭。船队指挥官木村昌福海军少将对于运输行动的成功极具信心,他拥有来自海上和空中的强大掩护,执行任务的日本海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同时天公作美让船队获得恶劣天气的掩护,安全抵达莱城将不会有太多困难。日军运输船队编制:日军运输船队总指挥官木村昌福海军少将;运输船队指挥官松本辉秀大佐护航驱逐舰队:荒潮号,朝潮号,白雪号,时津风号(这四艘全部在俾斯麦海之战中损失);朝云号,敷波号,浦波号,雪风号(第51步兵师团部分司令部人员,包括中野英光中将搭乘此祥瑞舰,得以幸免)。运输船队:爱洋丸吨(共有名船员,装载弹药,补给,油料,并搭载simizu中佐的第8船舶工程联队);Kembumaru95吨(装载航空和车辆用油料);极星丸吨(装载步兵火炮等重武器,登陆艇和油料,并搭载nishikawa少佐的第步兵联队);大井川丸吨;竹刀丸79吨;太明丸吨;帝洋丸吨(与年8月19日在吕宋外海被美国潜艇击沉的帝洋丸重名);野岛丸4吨(装载船用重油和补给等);太明丸。

(五)自腊包尔起航后船队借着夜幕的掩护,在狂风和骤雨下向西南航行。昏暗的天色下狂风掀起的巨浪让船队在波峰和浪尖中时隐时现,骤雨也让海面上的能见度极低,使日军对自己的行踪安全甚为放心。不幸的是月1日早晨一架从莫尔茨比港起飞的美国陆航第90轰炸机大队第21中队的B-24就发现日军船队在俾斯麦海上的踪迹,并立刻电告莫尔茨比港总部,但是恶劣的天气影响随后出动的侦察机对日军船队的追踪,直到月2日早晨8点15分才重新确定日军船队的位置。此时日军船队的位置仍处于中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外,因此肯尼将军下令B-17重型轰炸机出动。两波各29架和11架B-17于当日早晨出动轰炸,到当日下午为止日军运输船极星丸被击沉,运输船帝洋丸和野岛号被击伤,两架试图掩护船队的日军战斗机也被B-17击落。一架B-17被零战击落,跳伞的机组立刻遭到日军战斗机的扫射。日军一共有0人落水,日本驱逐舰雪风号和朝云号捞起其中人,并先行离开船队全速驶向莱城。这些落水的日军士兵并没有想到他们的坏运气将他们从随后的灭顶之灾中拯救出来,第二天破晓前这两艘驱逐舰在将落水者送到莱城后全速返回船队。

(六)月2日夜至月日凌晨日军船队继续航行,未遭大的攻击,只有一架自cairns起飞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11中队的PBY-5“卡特林娜”水上飞机远远追踪着他们。偶尔用携带的小型骚扰船队,并持续将船队的位置发回总部,直到月日早晨一架美国陆航的B-17来接替它的任务为止。在穿越新不列颠和洛克岛之间的勇士号海峡进入所罗门海海域后木村海军少将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并没有借着夜幕的掩护全速航向莱城,而是愚蠢的命令船队在黑夜里兜圈子,将预计抵达的时间拖延到了第二天晚间。月日早晨当B-17机群返航后日军运输船队仍然留在海面上,木村海军少将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月2日白天B-17的攻击让他感觉到盟国陆基航空兵的威胁,这一威胁在他看来并不严重,但始终是一个存在的问题。盟军飞机的持续追踪也让他明白船队的行踪已彻底暴露,如果继续航向莱城的话船队将于月日早晨抵达,到时候将不得不面对盟军对莱城港口强大的昼间空袭。而莱城机场的日军航空兵实力虚弱,无法提供有效的掩护。那么白天将船队滞留在海面上盖斯马塔机场日军航空兵的掩护半径内,在月日夜再于莱城靠岸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新不列颠相对强大的日军陆基航空兵足以掩护船队免受昼间新几内亚盟国陆基航空兵的攻击。

(七)月日早晨数架自米尔恩湾起飞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中队的“波弗特”鱼雷攻击机发现日军舰队的踪迹并投入攻击,由于天气恶劣只有架成功靠近日军船队并实施攻击。2架“波弗特”鱼雷攻击机于早晨6点25分施放鱼雷,但并未命中。第架则在早晨7点整进行攻击,由于这架“波弗特”攻击机的鱼雷释放机构失灵,这架飞机用机载武器扫射一艘运输船的上层建筑,但只造成轻微的损害。随后这架飞机立刻返回米尔恩湾排除故障并加油挂弹,预备加入盟国航空兵对日军船队的全面空袭。此时整个地区的盟国陆基航空兵都动员起来,按照第5航空队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早已部署的作战安排,从新几内亚东部到澳大利亚东北部所有的盟军机场上,一架架盟国轰炸机、攻击机和战斗机呼啸着升空,前往计划的俾斯麦海战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A-20攻击机群升空后则转向莱城,继续执行压制当地日军机场的任务。当时参与战斗的许多飞行员回忆他们升空后见到新几内亚自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庞大机群,事实上这次空袭动用的陆基航空兵数量是当时整个南太平洋地区战斗中最多的一次。早晨9点0分 批空袭机群在守猎岬上空集结完毕,早晨10点整1架B-17在16架P-8的护航下对日军船队实施中高空水平轰炸。

(八)虽然轰炸没有造成任何损伤,但日军舰船在躲避高空落下的炸弹时打乱船队的防空阵型,为随后的攻击机低空突袭创造机会。几乎同一时间1架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英俊战士”攻舰型从低空直扑日军船队,“英俊战士”攻舰型在机头装备4门20毫米机关炮,机翼上共有6挺.0机枪,这种飞机被日军惧怕地称为“低语的死神”。紧随它们身后的是第5航空队的B-25机群,两支编队靠的如此之近,以至于交叉在一起。其他的盟军飞机则环绕着日军船队,从各个方向以船队为中心实施向心攻击。日军船队的防空炮位对准“英俊战士”机群猛烈射击,而对澳军飞行员更麻烦的是此时在他们头顶护航的P-8战斗机群抛掉副油箱开始爬升,预备与担任船队掩护任务的日军战斗机接战。这些落下的副油箱激起巨大的浪花,严重阻碍低空飞行的“英俊战士”机群飞行员的视线,不过幸运的是这些澳大利亚飞机没有一架被防空炮火击中,全部顺利突破外围驱逐舰的防空火力圈,直冲运输船而来。随后澳军机群爬升至攻击高度,然后对准各自选定的目标运输船实施俯冲攻击。20MM机关炮和6挺.0机枪组成的密集火力横扫运输船的防空炮位和上层建筑,一艘运输船的甲板货舱当场发生巨大的爆炸,喷射出大团大团的橙色火球。

(九)一名搭乘“英俊战士”攻舰型的观察员生动的描绘当时的情景:“我们快速将敌军的驱逐舰抛在身后,但他们持续用自己各种口径的高炮向我们射击,小口径速射炮的呯呯声和大口径高炮的咣咣声不绝于耳,可以看到曳光弹组成的火线在我们的飞机周围放射着。一艘运输船被纳入飞机的视野,它伪装的很好并有前后桅杆。起初它看上去很模糊,但随着飞机的高速接近越来越清晰。机首机炮开火的巨大震动有如雷鸣一般,震的你双脚发麻,同时可以清楚的看到机枪曳光弹组成的火线投射在船身上,经过短暂的沉寂后橙色的火球忽然从船身上各处喷涌而出。”紧随“英俊战士”机群的是爱德华·拉纳少校指挥的第90攻击机中队的12架B-25重装攻舰型,在他们上方飞行的则是未改装过的1架普通B-25机群,在0到英尺的中空实施水平轰炸。估计是日军观察员将“英俊战士”与B-25的机群和早些时候来袭的“波弗特”鱼雷攻击机搞混了,日军船只纷纷按照规避鱼雷的标准行动模式,调转船头笔直驶向机群来袭的方向。这种规避方式对规避鱼雷也许有效,但却让盟军攻击机飞行员们乐开了花,转瞬间B-25正向射击的10挺.50英寸机关枪组成的暴风就笔直的从船头扫到船尾。B-25开火时机头机枪冒出的巨大火焰让很多日本防空炮手以为B-25的机头被击中燃烧,但他们的炮位立刻就被这些飞机打哑。

(十)而且B-25的武器远不止这些,随着弹舱的打开后一枚枚磅炸弹落下,在水面上蹦跳着弹向日军船只的船身,充分显示第5航空队刻苦训练“跳弹攻击”的成果。一名“英俊战士”攻舰型的飞行员回忆一个有趣的景象,当时他的飞机在俯冲攻击时和一枚在水面上朝向同一攻击目标弹跳的磅组成一个小小的编队。B-25一共投掷7枚磅,其中17枚命中目标。第5航空队的20架A-20机群投掷20枚磅,命中11枚。高空的B-17机群则报告命中5发,但未能验证。当盟国低空攻击机群投掷完重新爬升时,经过的海面上只留下一堆残骸和碎片以及几艘漂浮和燃烧着的船只。在高空中日军掩护战斗机群和盟国28架P-8之间爆发同样激烈的战斗,曾击落日本 飞行员SatoshiYoshino(飞行准尉被击落前确认战果为15架)的P-8飞行员杰克.琼斯中尉回忆当时的情景:“俾斯麦海之战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场在海上交战,由空中决胜的地面战役。我所属的第9飞行中队的P-8担任轰炸机群和攻击机群的护航任务,情报部门估计我们的对手将是日本掩护运输船队的40架海航零式和60架日本陆航战斗机。海航零式负责上午的空中掩护,而陆航战斗机则在下午来接替它们。月2日白天天气极为恶劣,我们的交战机会也不多,但幸运的是借着厚厚的云层掩护,我带着我的小队发现并悄悄接近架日本陆航战斗机。我迅速偏转机头90°,用一个长长的点射扫过日军飞行小队的长机,我的子弹和炮弹击中这架战斗机座舱前的引擎,在引擎冒出的浓烈黑烟中这架飞机摇晃着栽下去,坠毁在丛林中。剩余两架日本战斗机飞速的逃到云层中消失,让我们极为扫兴。”

(十一)“月日是我毕生难忘的日子,那天天气好转,我们与日本海航的零式全面交战。我仍然记得海面上日本舰船乱作一团,躲避我们低空进袭的轰炸机群,熊熊燃烧的日本船只冒着浓密的黑烟的情景。在高空中我们激烈战斗着,我瞄准12点方位的一架零式,当这架零式试图在我面前右转抢占6点方位时我用一次长点射就打烂它一大块机身。也许这次射击击中飞行员或者飞行操纵系统,它立刻一头垂直栽下去,拖着一道淡淡的黑烟。我的其他战友们此时也在和零式激烈的缠斗着,我们很好的完成分配的任务,让日本战斗机分身乏术,无法攻击我们的轰炸机群。”盟国在空战中损失1架B-17和架P-8,那架B-17的机长伍德罗.摩尔中尉在机翼油箱被引燃后尽力操纵飞机离开盟军编队向下俯冲,将全数投在海面上。当飞机因为持续的燃烧和爆炸解体时11名机组成员中有7人及时跳伞,但是这些挂在降落伞上的机组成员们立刻遭到日军战斗机的机枪扫射。战斗中被击落的日军零战数目则说法不一,从6架到20架皆有,但根据战况6到10架是一个合理的数字。战斗中盟国共有8名空勤人员负伤,1名空勤人员阵亡,其中人因事故而丧生,飞机共损失6架。这时整个日军船队陷入一片火海中,15艘舰船中只有一艘驱逐舰(雪风号)未被击中,而所有燃烧着的运输船此时不是在下沉就是在持续爆炸,船上的日军士兵争先恐后的跳进海里逃生。

(十二)盟军的空袭持续整个上午和下午,中间只有机群返回基地进行加油挂弹的短暂停歇。到当日黄昏全部运输船(共8艘)以及8艘驱逐舰中的荒潮号、白雪和时津风号重伤沉没或者即将沉没,还有一艘驱逐舰朝潮号负伤,但仍能在海面低速航行。其它4艘日军驱逐舰尽量捞起尽可能多的幸存者后,在盟军下一波空袭来临前匆匆向北撤退回腊包尔。在盟国陆基航空兵进行着激烈战斗时驻守在米尔恩湾和土非的美国海军也在策划着晚些时候PT鱼雷艇群的攻击行动,第7舰队的10艘PT艇于月日夜到月4日凌晨间抵达战场。两艘PT艇碰触到水面的船只残片受损,不得不先行返航,其他艇赶到战场时只发现一艘被丢弃的日本运输船大井川丸孤零零的在水面漂浮,令美国海军水手大为扫兴。11点20分PT-14和PT-各发射一枚鱼雷,击沉大井川丸。第二天盟国陆基航空兵一鼓作气发动对莱城的全面空袭。同时打扫战场的第5航空队B-25机群在海面发现正在救援荒潮号驱逐舰上幸存者的朝潮号,并轻易将之击沉。随后的几天里盟国陆基航空兵的飞机联合美国海军的PT鱼雷艇群持续在休恩半岛附近的海域来回巡逻,搜索这一带海面上漂浮的日军幸存者和救援船只,并用机载武器和毫不留情的屠杀他们。对于这一做法很多人认为过于不人道,澳大利亚历史学者艾伦·史蒂芬斯在著作中写道:“这项血腥而且残忍的任务让很多飞行员觉得很难受,但一名澳大利亚皇家空军‘英俊战士’攻舰型的飞行员说:‘我们乐于执行这项工作,在海中每射杀一名日本人都意味着地面上我们的陆军战友要少面对一个敌人’。”

(十三) 的美国海军历史学者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写道:“这是项残忍的任务,但具有军事上的 必要性。日本士兵惯于负隅顽抗而拒不投降,因此这些日本士兵游到岸上加入莱城守军,将增加地面作战的困难。”到月1日为止终于可以清点战果,盟国陆基航空兵击沉日军船队16艘舰船中的11艘,8艘运输船无一幸免(美国海军PT艇群击沉的大井川丸计入海军战果)。搭载的第51步兵师团主力遭到灭顶之灾,6名士兵中有人丧生。除了被驱逐舰救起的共有人落水,这些士兵大多在漂往岸边的过程中因为曝晒而饥渴,最终因盟军飞机的扫射和鲨鱼的攻击而死掉。坚持漂到岸边的日军无粮无水,武器早就丢光,只能在被澳军击毙或者饿死之间做出选择。最终能够坚持着漂到岸边并躲过盟军的巡逻,抵达莱城的日军只有人,即使是这些稍微幸运些的人也多在随后和盟军进行的激烈战斗中丧生。直到今天为止俾斯麦海之战仍作为陆基航空兵对海作战的一个重要范例,在军事意义上俾斯麦海之战标志着新几内亚战役的转折点,如果说米尔恩湾保卫战对新几内亚而言相当于珊瑚海海战对太平洋战争的意义,那么俾斯麦海之战无疑就是新几内亚的中途岛。正如任何一场胜利一样,胜利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十四)日军犯了许多致命的错误,首先他们严重低估盟国陆基航空兵的实力,而且没有执行原本的计划,在船队驶入盟国陆基航空兵作战半径时发动空袭压制盟国机场。其次他们没有为船队提供足够的空中掩护,也没有使用更安全的密码电讯(这点确实没有办法)。 木村海军少将犯了最为严重的错误,在遭遇盟军最初的空袭后没有全速驶向莱城,而是滞留在海面上。他们的对手盟国航空兵们士气高昂、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第5航空队发明“跳弹攻击”的对舰攻击战法,并通过刻苦的训练使这一战法行之有效。盟国航空兵的 们——肯尼、怀特海德、加伦坚决贯彻有效使用航空兵力的 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投放 的力量。盟军情报部门同样工作出色,航拍侦察、目视侦察和无线电情报破译为作战成功做出重大贡献。盟国P-8远程护航战斗机在战机性能和战术上同样胜出担任护航的日本海军的零式,即使是1月份并不成功的对海拦截行动,同样为盟国陆基航空兵作战积累宝贵的经验,因此俾斯麦海之战的 结果并不令人惊异。俾斯麦海之战的胜利大为打击日军的士气,日军时羽号驱逐舰的舰长羽良为一描述当时海军中弥漫的低落情绪:“没有比俾斯麦海之战的结果更为令人震惊的事情了,对我而言我开始怀疑日本 能否取得胜利,在如此令人沮丧的事件中我们 次认识到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十五)俾斯麦海之战两个星期后日军大本营发布命令,所有南方战区的日军士兵必须学会游泳,这一命令可以被看作俾斯麦海之战造成的影响之一。日军已经认识到盟国陆基航空兵将在打击日本海上运输线上发挥重要作用,俾斯麦海之战不过是一个前兆,事实上他们料对了。从年到5年日本投降为止,盟国陆基航空兵频繁攻击日本海上运输线并取得大量战果,尤其是在攻击中国沿海活动的日本近岸运输船队上。战区总司令官 形容俾斯麦海之战是他的战区内的一次决定性空中进攻作战,对此他特别赞扬肯尼将军的优异表现,称他指挥的俾斯麦海之战是一场进行的滴水不漏的歼灭战。俾斯麦海之战后腊包尔的日军司令部终止使用大规模运输船队补给新几内亚日军的做法,改用小规模的运输机群、潜艇、机动驳船、驱逐舰等高速或不易发现的交通工具运送补给。新几内亚的盟国航空兵同样毫不留情的切断这一努力,拼命靠近海岸的日军补给船只大都成为盟国航空兵的猎物。年夏起肯尼将军麾下的航空兵展开对日军在新几内亚 的基地韦瓦克的一系列空中封锁和空袭行动,为新几内亚日军敲响 的丧钟。到年末俾斯麦海之战预示的情形已经显露无疑,盟国陆基航空兵完全封锁新几内亚的日军和外界的一切联系和交通,美国陆航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在新几内亚作战的胜利成为往后各国陆基航空兵实施对海作战所借鉴的经典战例。

布干维尔岛战役

(一)布干维尔岛位于所罗门群岛的最北端,距离日军西南太平洋战略基地拉包尔东南海里,面积为平方公里,是所罗门群岛 岛屿。日军自新乔治亚群岛败退后重点加强该岛防御,企图长期坚守。美军攻占该岛的目的是在岛上修建机场,对拉包尔实施空袭,从而控制整个所罗门群岛。守岛日军为第17军(司令为百武晴吉中将)的第六师团、第8混成旅、海军南方警备队(个大队)等共.5万余人。盟军参战兵力为美军第陆战师、第7步兵师和新西兰军队1个旅等共.4万余人,合编为海军陆战队 军,由范德格里夫特任军长。支援舰队由海军第9特遣舰队(巡洋舰队)和一个航母特遣舰队(一艘舰队航母,2艘轻型航母)组成,整个战役归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海军上将指挥。哈尔西把登陆地点选在南部,因为在那里日军只有人。为避免出现消耗战局面,南太平洋部队和地区司令哈尔西决定选择日军防守较弱但地势险要的奥古斯塔皇后湾作为突破口,预定年11月1日为登陆日。10月初美军开始空袭拉包尔、布干维尔岛等地,为迷惑日军自10月下旬起美军开始对邻近的布喀岛等进行空袭,并对舒瓦泽勒岛等进行佯攻。年11月1日美军第三陆战师在布岛西岸奥古斯塔皇后湾登陆并粉碎日军抵抗,至黄昏前上陆1.4万人,建立滩头阵地。

(二)闻讯美军登陆后日军第8方面军立即抽出第17师团的一个步兵联队增援,次日日本驻拉包尔海军第八舰队出动重、轻巡洋舰各2艘和驱逐舰6艘由大森仙太郎指挥,驶抵托罗基纳附近海域,企图攻击美军登陆部队并实施反登陆。美海军第9特混舰队前往截击,双方展开激战,结果日海军被击沉轻巡洋舰、驱逐舰各1艘,美军1艘驱逐舰被击沉。12月2日日军相继实施6次航空兵突击,但收效甚微,并因损失惨重而逐渐丧失布岛附近海域制海、制空权,岛上守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美军7步兵师在11月8日接替第陆战师担任岛上的守备,继续扩大战果,在岛上修建机场,使布岛成为美军在西南太平洋的重要基地,实现战役目的。接下来战事被延长及进入小规模丛林战,虽然疟疾及其他热带病流行,但美国海军依然扩展其滩头阵地。日军企图实施反登陆行动,年11月7日日军4艘驱逐舰运输人上陆,但遭到美军密集火力轰击败退。由于美军的任务是保护空中突击的地面设施,故他们固守在防御严密的防御圈内,但在11月25日还是夺取设在海尔扎品波尔山上的日军炮兵阵地。年1月中旬之后7师由美国陆军亚美利加师接防,海岸防御交给格里斯沃德的14军。百武晴吉的部下一连三个月在布干维尔岛内地的丛林中艰苦奋斗,为的是把他们的重炮拖到该岛的另一侧,向美军阵地发动一次全力以赴的进攻。

(三)百武将军在三月九日对他的一万五千名疲惫不堪的部下说:“我们在把敌人打得焦头烂额、俯首讨饶之前是不能休息的。”他集结这支部队进攻敌人在奥古斯塔皇后湾的基地,想为他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失败进行报复。他要求部下以鲜红的血为第六师团的徽章增辉,但是事实将证明这些血主要是他们自己的。自从年12月三个陆军师接替海军陆战队以来美国人得到充分的时间来加强自己的防御圈,修建第三个小机场,以巩固他们对布于维尔岛的控制。年月9日至月17日日军从岛上发动长达8天的反攻,为突破美军阵地所作的多次努力导致血腥战斗,有一千多名美国人在战斗中丧生。百武将军遭到第二次惨败, 在他的部队被消灭一半时下令撤退。日军外援断绝,因此种起蔬菜。而美军就增派第9步兵师加强封锁,同时集中力量建设滩头阵地内的条飞机跑道,以增强对其他日军据点之空中攻击。年10月至12月间美军将防务移交澳大利亚第2军(斯坦利·萨维治少将指挥),第2军属下的澳大利亚第步兵师及第11旅驻守布干维尔岛,另外第2旅进驻附近岛屿,还有一些斐济人组成的侦查兵和游击队。盟军其后发动新一轮进攻,在北面将日军赶入诺斯半岛,同时将日军主力封锁在岛南部,5年8月21日驻守布干维尔岛上的名日军向盟军投降。

婆罗洲战役

(一)婆罗洲战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西南太平洋战区 一场主要军事行动,在一系列由5月1日至7月21日期间的两栖登陆行动中由莱斯里·莫希德陆军中将指挥的澳大利亚第1军攻击占领该岛的日本军队,盟国的海空军力量主要是由托马斯·卡森·金凯德指挥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澳大利亚第1战术航空队及美国陆军航空军第1航空队,他们在战役中受到在婆罗洲东南部由铃木卓麻少将的日本陆军和海军以及在西北部由马场正郎陆军中将指挥的日本第7军的抵抗。虽然该战役当时在澳大利亚受到批评及在以后时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或浪费士兵的生命,但它仍然达到一系列目的,如增强对占领荷属东印度大部份地区的日军的孤立,攻占主要石油供应地区,释放盟军战俘(当时这些战俘的处境已十分恶劣)。盟军在婆罗洲一系列行动计划代号为双簧管及是属于蒙特克莱尔行动的第2阶段,该行动的目的是消灭当地的日军,收复荷属东印度、菲律宾南部及英属婆罗洲北部。蒙特克莱尔行动的第1阶段代号为胜利,目的是在菲律宾的彭内岛、宿务岛及内格罗岛登陆,最终在5年中完成,这些行动最终亦是澳大利亚军队对日本的 一系列行动。婆罗洲战役战役目的是盟军的企图是夺取石油资源并为进攻爪哇取得前进基地,婆罗洲是加里曼丹岛的旧名称,该岛是世界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 的分属于三个国家的岛屿。

(二)这三个国家分别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其中印尼的四个省占全岛总面积的2/,为 的一部分;马来西亚(有沙巴和沙捞越两州)次之;文莱只占一小部分。婆罗洲岛面积为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且处于岛屿东南亚的中心部分。婆罗洲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公里。东北部是苏禄海,东部有苏拉威西海和加锡海峡,南部是爪哇海及卡里马塔海峡,西部、北部是中国南海。山脉从内地向四外伸展,东北部较高,有东南亚 峰基纳巴卢山(海拔4米)。地形起伏和缓,雨量丰沛,多分头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经济开发限于河流下游及海滨地带,主要城镇多在河口内侧,地下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金刚石、铜、金等。农产有稻米、橡胶、胡椒、西谷、椰子等,陆上交通以公路为主,大河多能通航,石油及铜矿开采和伐木业重要。婆罗洲战役开始于5年5月1日,结束于5年7月18日。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澳盟军于5年5~7月在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对日军实施的登陆战役,盟军登陆部队主力为澳大利亚第1军(军长莱斯里·莫希德中将)第7、第9师,美国第7舰队负责海上运输和掩护,由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 统一指挥。

(三)守岛日军为陆军第7集团军(司令为马场正郎中将)和海军第22特别基地勤务保障队,日军判断盟军将首先进攻文莱湾,因而防御重点由北岸和东岸转移到西岸的文莱、古晋地区。5年5月1日澳军第9师第26旅(人)在打拉根岛登陆婆罗洲,19日守岛日军2人退守核心阵地,6月11日日军阵地被摧毁,1日停止有组织抵抗。5年6月10日澳军第9师其他部队在文莱湾登陆,随后向南进入沙捞越。20日在沙捞越鲁东登陆,占领诗里亚和米里油田以及文莱湾以北的韦斯顿、保佛等地,在巴厘巴板以东上陆。巴厘巴板守军为日海军第22特别基地勤务保障队等1万人,登陆前美军以航空兵和舰炮进行火力准备,登陆十分顺利。在向纵深发展时遭日军顽强抵抗,经两周反复争夺后日军撤离该地区。18日澳军夺取桑博贾油田,随后向北推进80公里,迫使日军退守三马林达。6月底澳军控制文莱附近1.万平方公里土地,澳军第7加强师由美第7舰队第1突击大队护送,此役澳军夺取文莱湾和巴厘巴板两个海军基地、7个机场及丰富的油田。澳军伤亡0人,日军亡0人。

北非战争

(一)为了实施军事行动的意大利在非洲大陆展开两个军队集团,一个在东北非(0万人),一个在北非(2.6万人),这两个地区的英军分别为.25万人和6.6万人。在东北非的意军于1年7-8月开始从埃塞俄比亚向苏丹、肯尼亚和英属索马里腹地进攻,夺占许多地区,但是苏丹和肯尼亚军队的顽强抵抗及在埃塞俄比亚展开的游击运动迫使意军转入防御。英军统帅部乘机将其在苏丹和肯尼亚的军队集团扩大到15万人,并于年1月在东北非发动进攻,年5月这一进攻以意军投降而告结束。北非战事却是另外一种景象,根据战区条件时军事行动在宽50-80公里的沿岸地带进行,并从1年9月1日持续到年5月1日。北非战局大致可分六个阶段, 阶段(1年9月1日一12月8日)是意军进攻,由巴尔博元帅统一指挥的2个意大利野战集团军在利比亚展开,第10集团军在利比亚、埃及边界,第5集团军在突尼斯当面。9月1日第10集团军以5个师、1个团级集群、6个坦克营(利比亚东部共有9个意大利师)开始进攻韦维尔将军指挥的英国“尼罗河”集团军(2个师另2个独立旅,在埃及共有6.6万人、架飞机,其中包括驻巴勒斯坦飞机),英集团军在埃及、利比亚边界仅有1个展开的师。意军推进90公里,于9月16日进逼西迪拜拉尼,但由于指挥失灵和补给中断不得不停止尔后的进攻。英军则继续退后,一直到马特鲁港附近预先构筑的阵地才立住脚,敌对双方之间形成一个宽达10公里的“真空”地带。

(二)第二阶段(1年12月9日—年月0日)是英军进攻,12月9日英集团军(4个师另2个旅)转入反攻,击溃意军,在两个月内推进公里。翌年2月11日前英军已进抵阿盖拉、马拉达以东一线,因转入防御使得胜利未得到发展。英国政府决定向巴尔干转移力量,利用意军在希腊的失败,为夺取巴尔干半岛在希腊建立战略基地。英集团军一部从北非调到希腊,这就使意军免于彻底失败。年初德军统帅部将德国非洲军(1个坦克师、1个轻步兵师,司令为隆美尔中将)和一些航空兵部队调往利比亚,第三阶段(年月1日—11月17日)是德意联军进攻,月1日意德军(2个坦克师、1个步兵师)开始进攻英集团军(2个已被削弱的师另1个旅),以便前出利比亚、埃及边界,攻占塞卢姆。联军的进攻出乎英军统帅部意料。英军在两星期内退到埃及边界,留下驻图卜鲁格的强大守军(近1个半师),结果这支守军遭到联军的围困。隆美尔原指望在得到增援后向开罗发展进攻,但由于德国正准备进犯苏联,所以他没有得到补充兵力,这就使英集团军免于彻底失败,使英国不致失掉埃及和苏伊士运河。4月16日前北非的战线便在利比亚,埃及边界附近稳定下来。年夏秋尼罗河集团军(年9月改称第8集团军)得到很大增援,而当时德意军则由于法西斯集团在苏德战场损失惨重而仅得到不大的补充。第四阶段(年11月18日—年1月20日)是英军进攻,苏德战场的激烈交战,德军在战争中的失败,为英军夺取北非的战略主动权创造有利条件。

(三)年11月18日英集团军(6个师另5个旅,11.8万人,辆坦克,架飞机,司令为坎宁安将军)开始“十字军战士”战役,以粉碎当面敌军集团(10个师,10万人,辆坦克,40架飞机),解救托卜鲁克守军和完全解放昔兰尼加(利比亚东部)。英军在两个月的战斗中推进几达公里,但未能完成歼灭驻北非德意军这一主要任务。舰队保障英军的补给和滨海翼侧的火力支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英军的大纵深推进。第五阶段(年1月21日—10月22日)是德意军进攻,法西斯统帅部利用英军的分散和未做好防御准备变更兵力部署,于1月21日发动反攻。至年2月8日前德意军推进达公里,进至加扎拉、比尔哈基姆一线,战线在此一直稳定到5月底。德意军(7个意大利师,个德国师,1万人,辆坦克,架飞机)再度对英第8集团军(5个师,个旅,1万人,0辆坦克,架飞机,司令为里奇将军)发动进攻泰西战役,以便夺取埃及并向近东突进。它们于6月11日前攻占英军各支撑点前沿线,迫其混乱不堪地退却。德意军围攻托卜鲁克,该城.万守军尽管有大量武器和粮食储备,但仍投降。德意军推进公里后逼近英军在埃及境内阿拉曼附近的阵地,德意军企图在7月1—日发展进攻,但未得逞。此前由于英美间就共同实施北非战局达成协议(年6月),美军统帅部开始对驻非洲英军提供相当大的军事技术装备援助,并参与准备英美军北非登陆战役。

(四)第六阶段(年10月2日—年5月1日)是盟军进攻,年秋德国集团由于在东线(特别是在斯大林格勒)遭受重大损失再次陷入困境,无法给隆美尔元帅必要的军队和军事技术装备支援,意德舰队实际上已不再可能在盟军航空兵可达距离内护航。10月2日人员和坦克比敌几乎多2倍、飞机多倍以上的英第8集团军在蒙哥马利的指挥下,利用有利情况在阿莱曼附近转入进攻阿拉曼战役11月8日,英美军开始在北非登陆。它们从东西两面实施相向突击,将敌逐入突尼斯。但在整个-年之交的冬季战斗行动都很消极,这就使法西斯德军统帅部能从西部将个师另个旅调到东线。年5月1日德意军投降,北非战局的 一个战役遂告结束,盟军取得胜利,使轴心国在地中海战区的战略形势急转直下。由于控制非洲整个北部海岸以及东北海岸,并在地中海沿岸占了上风,盟国便重新开辟对它们至关重要的并由地中海经苏伊士运河至印度洋的航路,并为攻入南欧创造有利条件。在北非战局中盟军统帅部取得解决战区内联合作战战略问题的经验,但是它在占有颇大兵力兵器优势的情况下却在许多场合行动不坚决。北非战局 阶段的特点是组织海军和陆军庞大兵力的协同,在北非战局中总共击溃德意军12个师。在北非战役中德军有人阵亡,18万人被俘;意大利军队阵亡人,25万人被俘,轴心国方面共损失辆坦克和架飞机。盟军方面英军阵亡人;法军伤亡1人;美军人阵亡。盟军方面损失0辆坦克和0架飞机。

北非登陆战役

(一)同盟国计划击溃非洲的德意联军,夺取北非战略要地,进而从南翼威胁德国和意大利,遂决定在年秋季在北非实施代号为“火炬”的登陆战役。此役是战争史上 次使用登陆舰艇的大规模渡海登陆战役,在战役组织、装备使用等方面为尔后的西西里岛登陆和诺曼底登陆提供经验。北非登陆战役由美陆军中将艾森豪威尔任总指挥,英海军上将坎宁安任海军总司令。登陆部队共10.7万人,由航空母舰16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9艘以及大批驱逐舰、扫雷舰和各式登陆舰艇共艘提供支援。航渡中参战舰艇编为个特混舰队,东部特混舰队由英海军少将巴勒指挥,输送赖德少将指挥的美、英混编部队前往阿尔及尔地区登陆;中部特混舰队由英海军准将特鲁布里奇指挥,输送弗雷登德尔少将指挥的美军前往奥兰地区登陆;西部特混舰队由美海军少将休伊特指挥,输送巴顿少将指挥的美军前往法属摩洛哥登陆(法属摩洛哥年月0日签订的《非斯条约》把摩洛哥变为法国的被保护国,同样在非斯条约中那一年的11月27日西班牙得到北部和南部地区(伊夫尼地区)保护者的地位。年法国驱逐广受尊敬的苏丹穆罕默德五世,扶植不受欢迎的穆罕默德·本·阿拉法取代他,但他的统治被认为是非法的,于是激起对法国保护地位的抗争,5年法国允许穆罕默德五世回国,在第二年最终导致摩洛哥独立的和谈开始。6年月2日法国同意废除非斯条约,摩洛哥王国重获政治独立)。

(二)英军航空兵架飞机以直布罗陀为基地实施战役掩护,上述登陆地区由法国维希政府军队驻守,总兵力为20万人,拥有飞机架。10月22日和26日东部和中部特混舰队分别自英国启航,年11月5日会合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航进,驶至预定登陆地段以北海域后转向南航,于8日凌晨在各登陆地段突击上陆,达成战役突然性。当日傍晚占领阿尔及尔,10日占领奥兰。西部特混舰队自10月2日分批从美国启航,航渡中依次会合,频繁改变航向,以缩小目标并迷惑对方。11月7日夜抵达换乘海域,11月8日凌晨突击上陆,11日占领卡萨布兰卡。“火炬”作战是美英军进攻法属北非战役的代号,法属北非包括法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由于北非战场失利迫使英国人将曾经答应支援中国军队的架飞机投入北非战场,年4月美国又将本来计划交付中国的飞机拨给美国第十航空队。年6、7月间隆美尔在北非突入托卜鲁克,直逼英军的 防线阿拉曼,实力强大的美国第10航空队紧急增援地中海和北非,致使中国远征军作战彻底失去空中掩护。美国向英军提供的0架飞机、辆坦克和0辆军车中大多数原来是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的,北非战场的制空权是用放弃缅甸战场的制空权换来的,中国军人用悲壮的失败换来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在北非战场的决定性胜利。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使美国从一个战争的观望者变成战争的参与者,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宣布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丘吉尔立刻飞赴华盛顿同罗斯福商讨两国作战方针。

(三)双方制定的战略规定:德国是主要的敌人,主要战场在欧洲,北非的战略地位也排在中缅印战区之前。虽然丘吉尔嘴上同意罗斯福提出的英、美、苏三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提议,但丘吉尔对地中海地区更感兴趣,因为北非、中东和巴尔干直接关系着英国的殖民地利益和势力范围,丘吉尔认为攻占北非才是战胜轴心国的关键。当德国在1年5月10日向法国发动进攻,形势日益危急时法国政府于6月11日迁往图尔。14日巴黎失守后又迁往南部城市波尔多。16日保罗·雷诺政府垮台,由贝当组阁。贝当于22日和24日分别同德国和意大利签订停战协议,在军事上无条件投降,同时法国也被肢解成两部分,北部由德国占领,其余非占领区由贝当傀儡政府统治。7月1日贝当政府从波尔多又迁往维希,从此被称为维希政府。维希政府在法属北非有军队20万人、飞机架,在法国的土伦和法属北非各港口有各种舰艇80多艘。法属北非的法国军政官员受维希政府管辖,他们认为1年向希特勒投降是遵照合法的贝当政府之命,因此是合法的。相反他们认为戴高乐将军以及法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抵抗运动是非法的,因此把他们视为仇敌。又由于英国支持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并且曾同维希政府的武装力量发生过几次冲突,所以北非法国当局的反英情绪也很强烈。年11月4日载着部队的运输船分别从美国港口和英国港口出航,11月5日会合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航进,驶至预定登陆地段以北海域后转向南航,途中未遇阻挠,于11月7日夜间开始登陆。

(四)西部特混舰队在卡萨布兰卡地域,中部特混舰队在奥兰地域,东部特混舰队在阿尔及尔,并达成战役突然性。年11月7日夜晚英格兰西南部康沃尔半岛乌云遮天导致一片漆黑,天空不时落着小雨。在灯火管制的圣伊瓦尔和普雷登纳克机场上,由威廉·本特利上校指挥的美军运输机第60大队的9架C-47运输机整齐地停放在滑行道上,每架飞机的机翼下面都站着美国伞兵第50团第2营的一小队士兵,他们在等候登机起飞。他们的目标是夺取公里外的阿尔及利亚奥兰附近的机场,以配合美、英联军地面登陆部队执行“火炬”作战计划。年11月8日凌晨英法美联军在远征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指挥下架战机掩护着艘战列舰和运输船,护送陆军开始从卡萨布兰卡、奥兰、阿尔及尔一带登陆,火炬行动展开。美英军队为进攻北非动用1个师、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其中有战列舰艘、航空母舰7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64艘),编成西部、中部、东部个特混舰队,共10.7万人。由美国陆军中将艾森豪威尔任总指挥,英国海军上将坎宁安任海军总司令。西部特混舰队由美海军少将休伊特指挥,输送巴顿少将指挥的美军前往法属摩洛哥登陆;中部特混舰队由英国海军准将特鲁布里奇指挥,输送弗雷登德尔少将指挥的美军前往奥兰地区登陆;东部特混舰队由英国海军少将巴勒指挥,输送赖特少将指挥的美、英混编部队在阿尔及尔地区登陆。

(五)战役的航空兵保障由西部空军司令部(保障卡萨布兰卡、奥兰登陆)和东部空军司令部(保障阿尔及尔登陆)分别负责(共架飞机), 梯队登陆的有6个加强师,其中有2个装甲坦克师(共10.7万人,其中卡萨布兰卡.5万人,奥兰.9万人,阿尔及尔.万人)。登陆部队接到命令,如果敌海岸炮兵和舰艇不开火则不得射击,盟军登陆只遇到轻微的抵抗。11月8日日终前进入阿尔及尔城,10日进入奥兰,11日进入卡萨布兰卡。11月10日夜间驻北非的法国军队根据维希政府武装力量总司令达尔朗海军上将(在阿尔及利亚)的命令停止对英美法盟军的抵抗,到12月1日连同第二梯队在内已有1人在北非登陆。盟军占领阿尔及利亚各主要基地后开始向突尼斯推进,到11月25日已进到比塞大的接近地,在此遭德意军队所阻。法西斯统帅部利用盟军未从海上入侵突尼斯的这一机会于11月11日派遣空降兵,占领比塞大和突尼斯两个基地,从而大大增加同盟国军队在北非进一步行动的困难。年11月8-1日盟军共损失人,法国人死亡人(包括居民中的蒙难者),同盟国海军和空军共击沉驱逐舰9艘、潜艇10艘、其他船只14艘。为配合美、英登陆部队在法属非洲作战,盟军指挥部决定使用英、美空降兵配合中路特遣队夺取德军纵深内的机场和重要目标。

(六)但当时美英两国还未做好把大量空降兵投入作战的准备,美军的第82空降师和第空降师于年8月份才由第82摩托化师和第步兵师改编而成,接到任务时刚开始进入第6周的训练。而英军空降第1师虽然编制是个旅,但只有1个旅训练过,另2个旅正在组建中,为此盟军所能提供的空降部队只有美军伞兵第50团第2营和英军第1空降师第1旅的个营。应丘吉尔的要求的美伞兵第50团第2营于年秋天被海运到达英国编入英军第1空降师,该营到达后在索尔兹伯里平原进行训练。美军伞兵是从C-机上由侧门进行跳伞的,而英军伞兵当时由于没有运输机,只能在惠特利轰炸机上进行训练,所以当英国伞兵看到美伞兵从C-47飞机上轻松自由地从侧门跳伞时都很羡慕。由于英国的轰炸机不能用于战斗空降,英伞兵部队只好重新进行从C-47飞机侧门跳伞的训练。紧张的训练尚未结束时英第1伞兵旅就接受在北非空降作战的任务,年11月7日21时在机场上已等候几个小时的美伞兵第50团第2营终于登上装满油的C-47飞机,开始二战期间最远航程的空降作战。飞机全部升空后在康沃尔南端附近的波特里斯上空00公尺高度上编好队,由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式和“波”式战斗机护航,在黑暗中往南飞向直布罗陀。飞行编队到达比斯开湾上空时担任护航的战斗机返航,然后C-47飞机的机组人员靠领航员的推算继续向前飞行。

(七)由于天气变坏导致比斯开湾上空气流不稳定,飞机在航行中颠簸得很厉害。东路特遣队在阿尔及尔登陆以后,11月9日英军伞兵第1旅第营12人在派恩科芬中校指挥下由英格兰乘美军运输机第51大队的C-47飞机直飞直布罗陀机场,在该机场落地加油后再次起飞。10日下午英国伞兵抵达阿尔及尔附近的梅松布朗舍机场,准备在英军第6突击队的协助下进攻靠近突尼斯边界的波尼(安纳巴),由于飞机机械故障和恶劣的天气导致途中损失4架飞机。美军伞兵营在北非空降后11月10日又接受攻占阿尔及利亚东部特贝萨机场的任务,拉弗在塔发拉沃伊机场尽了 的努力才把在洛默尔伞降时用过的降落伞找回来并进行修补。截止14日已有00顶降落伞可以使用,同时还集合50人准备执行新的任务。通过空中侦察和询问当地的阿拉伯人,拉弗发现距贝萨西机场以北16公里有一个更易于夺取的尤克勒斯巴恩机场,该机场也是德军运输机和战斗机的基地, 拉弗决定把尤克斯勒斯巴恩机场作为夺取的目标。英国第1伞兵旅这时接受攻占突尼斯境内的苏克埃尔阿巴机场的任务,由于这时美、英两支空降部队相距较近,为了便于协同作战的拉弗的伞兵营受命接受英军弗拉维尔准将的指挥。

(八)但由于没有适当的联络方法和通信器材,弗拉维尔所在的第1集团军司令部对空降计划、协同等情况一无所知,因此伞兵指挥员们必须自己解决存在的困难。进攻的时间定为11月15日,登机的机场为梅松布朗舍。美军伞兵营和英伞兵第1旅第1伞兵营于11月15日7时0分登上C-47飞机,在2个由“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编队的护航下向各自的攻击目标飞去。英伞兵第1营的飞机编好队后沿海岸飞行,但由于天气突然变坏导致能见度极差而被迫返航。美军伞兵营乘坐的20架飞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沿着紧靠海岸线的内陆山脉强行飞行,9时45分美军伞兵营飞临目标上空后实施伞降,守卫机场的法军1个团不仅没抵抗,而且还热情地欢迎天上来客。拉弗把部队集合好,即用电话与在阿尔及尔的美军克拉克将军取得联系,并得到他的命令,向突尼斯前进。16日沿海一带乌云散去后天空晴朗,英军伞兵第1营在希尔中校率领下再次搭乘2架C-47飞机从梅松布朗舍机场起飞,在苏克埃本阿巴机场实施伞降,他们与美军一样也受到法军欢迎。希尔征用一些公用品车,带领他的营向前推进64公里,到与英军伞兵第营会合后联手对贝贾发起攻击。

(九)经过激烈的战斗后英国伞兵攻占贝贾,并一直坚守到地面进攻部队到达。由于实施北非登陆战役的盟军掌握北非的一些重要战略基地,从而创造顺利完成北非战局的有利条件,使西方盟国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从大西洋向印度洋进行海上运输。此役是战争史上 次使用登陆舰艇的大规模渡海登陆战役,在战役组织、装备使用等方面为尔后的西西里和诺曼底等登陆战役提供经验。美英法联军在北非的空降作战是 次由联合编成的空降部队实施的,由于准备比较仓促而缺乏协同,美英法伞兵在此次战斗中损失较大,对地面部队的进攻也没起到很大的配合作用。但通过这次战斗后美英法伞兵经受锻炼,摸索一些联合作战的协同方法,从而为以后的盟军伞兵联合作战提供宝贵的经验。北非登陆战役的有益的经验是对登陆编队的海上航渡进行巧妙的战役伪装,从而保证登陆的突然性,在登陆地域造成兵力的压倒优势。英美法盟军的登陆是在没有敌方有组织的抵抗的情况下实施的,因为法西斯统帅部的主要注意力当时集中于正在苏德战场进行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的东线和在阿拉曼战役战败的德军集团的命运之上。

#世界历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erzibiganga.com/czjs/9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