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男孩去看决战中途岛的观影知识准备

周末深夜带孩子一起去刷了《决战中途岛》,应该是今年跟《中国机长》一样精彩的电影了。电影最后竟然可以脑补《我爱祖国的蓝天》BGM。推荐给男孩子的家长们。为什么推荐这部《决战中途岛》,因为没有像《珍珠港》那种乱七八糟虚构的感情戏,通篇阳刚且忠于史实,不走血腥场面路线,所以很适合带男孩去看。每个分镜、人物、细节都可以有历史考证,甚至有人误会“硬插入的中国元素”其实也是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编剧”一点不假,历史史实就是这么戏剧性。

带娃出发之前给爸爸妈妈们提供点讲解素材:为什么会有中途岛战役?为什么它是二战的一个转折点?事情是这样的,电影也是这么展开的:

年夏天,中日开战,美国罗斯福总统随即宣布对日制裁,禁止对日本出口高品质石油(高辛烷值石油),日本自己不产石油,战前全部从美国进口。于是美日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博弈和谈判……

到了年下半年,法国已经投降,英国忙于防守,德国转身进攻苏联顺利,日本觉得可以以战逼和,强迫美国放松制裁,因为美国大西洋舰队都在忙于给英国运输船护航,所以日本决定全力以赴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并且进占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以夺取它所急需的石油、橡胶等战争物资。于是,日本在年底挑了个星期天休息日,动用6艘大型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空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一举把美国在太平洋上的8艘战列舰全部打趴下。但是,问题在于当时美国的3艘航空母舰都不在港,免于一死。加之日本前线战役指挥官南云忠一中将胆小怕事,没有跟进第二波攻击珍珠港的油库和船坞,这就为后来埋下伏笔。

日本零式舰载战斗机,设计者是宫崎骏动画《起风了》主角堀越二郎

日本99舰爆舰载俯冲轰炸机

日本97舰攻舰载鱼雷攻击机

因为珍珠港事件,美国觉得奇耻大辱,罗斯福总统亲自指示对日本进行报复。美国陆海军通力合作,把陆军的16架B25轰炸机装上新服役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由杜立特中校带领准备空袭东京后直接飞往中国衢州机场,不幸的是还没有到达指定海域就被日本巡逻舰发现,这些勇敢的陆军飞行员冒着油料不足掉进海里的风险提前起飞,空袭了东京,但是毕竟载弹量太少,战果被日本人讽刺为“杜立特(toolittle)”。8名飞行员被日军抓住并被枪决,但是大多飞行员被中国军民护送转道回到美国。

美国陆军航空队B25中型轰炸机

杜立特轰炸的蝴蝶效应在于,空袭惊扰了天皇陛下圣驾,日本军队大本营震惊,决定提前发起进占南太平洋莫尔兹比港和澳大利亚的战役,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对战——珊瑚海海战。此役日军战术胜利,一举击沉美国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重伤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日军自己的翔鹤、瑞鹤号航空母舰也受伤回国修理,攻占莫尔兹比港和澳洲的计划也泡汤了,因此,在战略上日本是受挫的。这就是中途岛战役的前情。

但是截至珊瑚海海战结束时,太平洋上日本有赤城、加贺、苍龙、飞龙4艘航空母舰和大和号领衔的11艘大型战列舰,美国的战列舰都挂了,只有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两艘航母完好,日本对美国4打2的优势。就在这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情报处莱顿少校破译日本海军密码,经过一番与华盛顿的海军情报处的争论,莱顿少校证实了日本将于年6月4日早晨攻击美国中途岛,以夺取太平洋上的补给跳板,进而准备进攻美国西海岸。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决定在集中手上所有力量对日本联合舰队进行伏击。

这时出现了一个细节,珊瑚海海战中受重伤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正在珍珠港的船坞里维修,正常需要至少3个月才能完工。而尼米兹命令必须在3天之内修好。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竟然被完成了。维修3天后,约克城号居然真的完工并在两艘重巡洋舰的保护下去追赶舰队去了。这时候日本两艘航母还在本土维修,太平洋上日美航母数量差距由4打2缩小到了4对3,由此就看到袭击珍珠港时没有炸毁船坞和油库有多么大的后患了,也看出美国在战时条件下被激发出来的工业潜力远不是日本所能相比的。

年6月4日早晨,中途岛战役由日本4艘航母上起飞的架舰载机袭击中途岛美军机场开始打响了。随之,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陆基TBF鱼雷机、B26、B17轰炸机对日本舰队进行了回击,但是没有一发一弹命中日舰。可是日本舰队的前线战役指挥官,还是那个犹豫不决的南云忠一海军中将觉得中途岛机场没有炸干净,所以命令所有舰载攻击机加挂炸弹准备再次起飞攻击中途岛。就在此时,美国侦察机已经发现日本舰队位置,从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架TBD鱼雷机和SBD俯冲轰炸机对南云舰队实施了攻击,但是在零式战斗机的绝对性能优势和密集防空火力保护下,日本舰队毫发无损。但是南云忠一认为这说明美军航母就在附近,命令准备攻击中途岛的舰载机卸下炸弹,换装鱼雷准备对舰攻击。(谁规定对舰攻击就一定要用鱼雷啊?!)因为还没发现美国舰队位置,所以日本舰载机仍在待命没有升空,机库里堆满了换下来的炸弹、正在换装的鱼雷和汽油。

影片里对日本航母做自杀攻击的陆基B26轰炸机

就在此时,从企业号上起飞的男主角所在的SBD俯冲轰炸机群悄悄跟踪执行反潜任务归队的一艘日本驱逐舰,从高空抵达了日本航母舰队上空。而此时日本零式战斗机和防空火力正在集中精力对付低空的TBD鱼雷攻击机。俯冲轰炸机从高空带着炸弹俯冲而下,对日本赤城、加贺、苍龙三艘航母进行俯冲投弹,加贺、苍龙身中数弹,旗舰赤城号被男主角“迪克贝斯特“一发入魂击穿飞行甲板,炸弹诱发机库里的炸弹、鱼雷、汽油殉爆,最终将这三艘大型航母送入海底。海面上的日美力量对比一下子从4对3逆转到以1敌3,日本人再一次为自己犹豫笨拙的指挥付出了代价。

(上图:林赛少校驾驶的TBD舰载鱼雷攻击机;下图:男主角贝斯特驾驶的SBD舰载俯冲轰炸机)

日本仅剩的飞龙号航空母舰果断起飞所有舰载机,跟踪回航的美国舰载机找到了约克城号航母,并且集中攻击了约克城号,约克城号身中3枚炸弹,紧急维修后回复航行,当天下午又遭日本10架九七式舰攻机鱼雷攻击,身中2枚鱼雷,舰体左倾超过25°无法恢复平衡,舰长宣布弃船,由其他舰只拖带准备返回珍珠港再次维修。这时从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上再次起飞的俯冲轰炸机群对日本仅剩的这艘飞龙号航母进行了反击,电影男主角“迪克贝斯特“再次投弹命中飞龙号,这还真的是史实,不是主角光环。飞龙号最终无法抢救,只得在第二天凌晨被放弃并被己方击沉。

(图1:赤城;图2:加贺;图3:苍龙;图4:飞龙)

至此,中途岛战役美日比分4:0,美国一雪珍珠港之耻,日本参战航母全部沉没。日本试图用11艘战列舰靠近美国舰队,想利用大炮优势轰击,问题是”大人,时代变了“,谁跟你大炮对轰啊,尼米兹迅速让舰队撤离战场,始终保持在战列舰火炮射程之外。在之后的岁月里,这些日本战列舰几乎都死于美国航空兵之手,大舰巨炮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航母核心的海战时代由此确立,开创这个先河的恰恰是日本人自己。从中途岛战役开始,美日力量对比出现逆转,日本一步步转入守势,直至年投降。所以中途岛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都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镜头转回创造了奇迹而伤痕累累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在被拖带脱离战场的第三天,年6月7日下午1点,他被日本潜艇发现,潜艇向其连射4枚鱼雷,约克城号身中2枚,漂浮到第二天中午最终沉没,比分定格在了4:1,日本挽回一分。

中途岛战役里,架美军战机和它们的飞行员再也没有回来,全部消失在大海里。那些SBD俯冲轰炸机和TBD鱼雷攻击机飞行速度只有节,对于零式和日本防空火力来说都是可以砍瓜切菜的,但是这些嚼着口香糖吊儿郎当的美国飞行员真的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作战。真的是爱国主义影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erzibiganga.com/csfz/3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